作者简介
向朝国,男,生于1938年,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任涪陵增福镇小学校长,中学副校长,镇学校工会主席。教育教学工作中多次荣获奖状。系中华,重庆嘉陵,涪陵各诗词学会会员等。曾任嘉陵诗词副会长兼编辑,涪陵诗词副会长兼主编。其作品散见于部分刊物及白鹤梁文学等网络平台,曾获重庆新体诗歌贡献奖、涪陵区离退休教师书法比赛三等奖,象棋比赛三等奖,新妙片区象棋比赛笫一名。现系增福中学退休教师,因86岁高龄,精力减退,懒于参加各种活动了。
高考咏
苦度寒窗十二秋,悬梁刺股五经修。
钩深奥秘智能掌,学究天人数控抽。
统考三天遴秀取,排行一路择高收。
如遭落榜败无馁,通往成功大道稠。
网络点评
《高考咏》一诗以传统七律形式咏叹高考历程,展现了学子拼搏与人生抉择的厚重主题。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点评:
一、结构张力
全诗严格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首联"苦度寒窗十二秋"以时间纵深起势,颔联"钩深奥秘"承续治学之艰,颈联"统考三天"突转考场博弈,尾联"败无馁"升华人生境界。其中"悬梁刺股"与"数控抽"的古今意象碰撞,形成独特的时代张力。
二、意象经营
诗人巧妙构建双重意象系统:前六句密集使用"寒窗""五经""天数"等传统意象,尾联突然转入"大道稠"的现代隐喻。这种安排既延续了科举文化的集体记忆(如"遴秀取"呼应古代取士制度),又通过"数控抽"等科技词汇解构传统,形成古今对话。
三、精神超越
末联的转折尤见功力,将全诗从具体考试场景提升至人生哲学高度。"败无馁"三字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思维定式,"大道稠"更以网状路径意象取代线性成功观,其豁达态度暗合"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现代智慧,较之古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单一价值取向更具当代意义。
此诗可贵处在于既保持律诗的严谨格律(中二联对仗工稳,押尤韵一韵到底),又能注入现代教育理念,堪称旧体诗表现当代题材的成功尝试。惟"数控抽"等词稍显生硬,或可再炼。
白鹤梁文学
编审/曾小蓉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