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怀东高考组诗词四首
一
七律《高考》
文/傅怀东 苏州
寒窗十载避红尘,应试三朝退俗人。
强盛韶华凭韧劲,斑斓岁月壮精神。
入疆纵马前程璀。赴考拼为事业臻。
画栋雕梁图远志,征途自力必成仁。
二
七律《高考》
文/傅怀东 苏州
辛勤苦励十余年,鏖战迎拼奋几天。
答卷敏思吟锦赋,新诗灵作署精篇。
胸怀雅志跃苍宇,步列征途阅陌阡。
妙笔生花书智慧,义心续惬绘坤乾。
三
七律《再吟高考》
文/傅怀东 苏州
一腔热血逝韶光,十载寒窗守冷房。
利刃精磨雕硬剑,龙晶细琢铸琳琅。
拼强学子比丰翼,重写人生作栋梁。
勇志平研惊空宇,蟾宫折桂振穹苍。
四
水调歌头《高考》
文/傅怀东 苏州
蟾宫勤折桂,学子奋成仁。韶华倾负,鏖战持久识知臻。十载寒窗清苦,一日风光应试,醒脑课诜诜。真金炼成璨,奋勇脱清贫。
磨利箭,刻硬骨,闯苍旻。入江翻海,蹈火赴水阅情真。赴宇摘星采月,入海擒龙试胆,丰翅作良臣。逢考必能过,奋勇出琼璘。
作者简介:
傅怀东,笔名: 心语。 胸存点墨!笔耕简诗。见景书情,闲时喜爱用脑汁!洒胸墨!填词,作诗,随笔短文。用<情韵>描绘<心语>!借字吟诗,捡句填词!挤身(文坛),诗社签约有几,翼倚群丰。情依<网络>!<简诗>借书纸上,<习作>飞入网间!<诗社>载文千首,<平台>朝暮见闻!<喜欢>描述一世,<爱好》消磨余生!
点评词
笔端寄壮志,诗里诉情真——傅怀东高考组诗词赏析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傅怀东先生以四首诗词聚焦高考这一人生重要节点,将学子的奋斗历程、理想抱负与对未来的期许融入其中。从七律到水调歌头,多样的体裁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以灵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关于高考的壮丽画卷。以下将从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展开细致赏析,深入探究其独特魅力。
一、思想内容:深刻诠释高考的意义与价值
(一)十年寒窗的坚守与奋斗
四首诗词中,“寒窗十载避红尘”“辛勤苦励十余年”“一腔热血逝韶光,十载寒窗守冷房”等诗句,反复强调学子们为高考付出的漫长努力。这些表述里,“寒窗”“冷房”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生动展现出学子们远离喧嚣、潜心苦读的状态。这种坚守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达十年的执着,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避红尘”“守冷房”更是突出了学子们在求学路上摒弃杂念、心无旁骛的精神境界,他们将青春岁月化作知识积累的基石,为高考这一重要时刻做足准备。
(二)高考过程中的拼搏与进取
诗词中对高考过程的描写,展现出学子们积极拼搏的精神风貌。“应试三朝退俗人”“鏖战迎拼奋几天”,“应试”“鏖战”等词语,赋予高考以紧张激烈的战斗色彩,凸显出这一过程的艰难与重要性。“答卷敏思吟锦赋,新诗灵作署精篇”,描绘了学子们在考场上的敏捷才思与出色发挥,他们凭借多年的知识储备,试卷上尽情挥洒才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高考的紧张氛围,更体现出学子们在关键时刻全力以赴、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
(三)对未来的憧憬与理想追求
傅怀东的诗词没有局限于高考当下,而是将视野延伸至未来。“入疆纵马前程璀。赴考拼为事业臻”“胸怀雅志跃苍宇,步列征途阅陌阡”“赴宇摘星采月,入海擒龙试胆,丰翅作良臣”等句子,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宏大理想。“入疆纵马”“跃苍宇”“摘星采月”“擒龙试胆”等意象,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学子们志存高远、渴望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的豪情壮志。他们将高考视为实现理想的跳板,期待通过高考开启辉煌的人生篇章,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艺术特色:多样手法展现诗词魅力
(一)丰富意象的巧妙运用
诗词中运用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利刃”“硬剑”“龙晶”“琳琅”等意象,以其坚硬、珍贵的特质,象征着学子们经过长期磨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与卓越才能,体现出他们为高考所做的充分准备。“蟾宫折桂”这一传统意象,多次出现,既代表了学子们对高考成功的渴望,也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赋予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入江翻海”“蹈火赴水”“赴宇摘星”“入海擒龙”等充满奇幻色彩的意象组合,打破现实的束缚,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与大胆的想象,使诗词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生动地描绘出学子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
(二)严谨的格律与和谐的韵律
作为七律和水调歌头,傅怀东的诗词严格遵循相应的格律要求。在七律中,平仄交替、对仗工整。如“寒窗十载避红尘,应试三朝退俗人”,“寒窗”对“应试”,“十载”对“三朝”,“避红尘”对“退俗人”,在词性、结构上相互对应,形成整齐的美感,同时平仄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水调歌头也严格按照词牌的格律填词,韵脚和谐统一,使整首词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在吟诵过程中能够给人带来音乐般的享受,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三)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诗词在描写高考时,巧妙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对寒窗苦读、考场应试等现实场景的描写为实,如“辛勤苦励十余年,鏖战迎拼奋几天。答卷敏思吟锦赋,新诗灵作署精篇”,真实地展现了高考的过程;而对未来的想象与憧憬为虚,像“赴宇摘星采月,入海擒龙试胆,丰翅作良臣”,通过大胆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未来图景。虚实相生,既让读者感受到高考的真实紧张,又激发了读者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拓展了诗词的意境与内涵,使作品更具层次感与艺术张力。
三、情感表达:真挚情感引发共鸣
(一)对学子奋斗精神的赞美
傅怀东在诗词中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学子奋斗精神的赞美之情。从“十载寒窗清苦,一日风光应试”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学子们多年来默默付出的心疼与敬佩;“真金炼成璨,奋勇脱清贫”,将学子们的努力比作真金的炼成,高度赞扬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梦想、努力拼搏的精神。这种赞美之情贯穿于四首诗词之中,激励着每一位为梦想而奋斗的学子,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奋斗的价值与意义。
(二)对高考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诗词中流露出作者对高考重要性的深刻理解。“画栋雕梁图远志,征途自力必成仁”“妙笔生花书智慧,义心续惬绘坤乾”,作者将高考视为学子们实现远大志向、书写人生智慧的重要契机,认为通过高考,学子们能够踏上新的人生征途,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对高考意义的深刻阐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高考的重视,也引发了读者对高考这一人生节点的深入思考,让人们认识到高考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祝愿
四首诗词都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祝愿。无论是“逢考必能过,奋勇出琼璘”的直白祝福,还是通过一系列充满希望的意象所传达出的美好愿景,都展现出作者对学子们未来的信心与期待。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让读者在感受高考紧张氛围的同时,也能看到未来的光明与希望,激发人们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的热情。
傅怀东的高考组诗词,以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地展现了高考这一主题。他用诗词记录下学子们的奋斗历程,赞美他们的拼搏精神,诠释高考的重要意义,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在高考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逐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