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亲 的 刻 度
作者:张良碧
当祖父的烟斗在“不孝有三”的族训上磕出火星,
当青铜簋的铭文在中元夜烛泪里浮沉,
当家谱第七十九页的留白突然被一声婴刺破——
你,这枚被岁月摩挲得发烫的老蚌球,
终在知天命之年,施孤之日,
将摇摇欲坠的族徽重新按进香案。
脐带未断时便烙下承重的印记,
命运的砝码沉沉压在肩头。
掌心的茧是岁月盖下的邮戳,
每道皲裂都藏着未寄出的家书。
脊背弯成农耕文明的犁铧,
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垦生存的诗行。
那些被生活碾碎又重塑的晨昏里,
你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刻度,
丈量着一个家庭向光生长的长度。
当数九寒天的第一缕霜爬上草垛,
当整个村庄正在雪被下均匀呼吸,
你弯成扁担的脊椎,
恰好够顶起十颗晨星。
冰湖在脚下发出碎瓷的鸣咽,
你跪成一道新的等高线。
铁镐与冻土的对话,
迸溅出淡蓝色的火星——
那是我们全家整个冬天,
唯一会发光的粮食。
当千门万户曈曈日 ,
当炊烟裹着腊味悬在村庄上空,
当雪粒在补丁衣裳上跳舞,
你翻越汉江大堤的冰棱,
把二十里冻土踩成棉絮。
两筐胡萝卜的绯红,
是你从寒冬指缝里,
硬生生抠出的春天。
脚印里冻结的冰碴,
刻着“1972年春节”的印记。
至今还在儿孙的齿间,
清甜地闪光。
当刻度以青铜铭文显现时,
那是文明的重量在传承;
当刻度以纳米纹镌刻时,
那是科技难以丈量的精度;
当刻度化作天地间的晨昏线,
那便是父爱永恒的标尺。
父亲的刻度,
是银河倾泻也填不满的深邃,
是时光荏苒也磨不去的巍峨。
【作者简介】
张良碧,性别,男。现年69岁,中共党员。华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41年,退休。曾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近二十篇,获中国教育2005年第五期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作品多篇。有散文,教学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