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忆高考
文/蒙世清(云南昭通)
梦萦卌二载心累,笔阵临渊志未宽。
日影常惊穿柳过,芹微更愧负儒冠。
三中桃李承春雨,九域鲲鹏驭气抟。
纵使蟾宫攀桂约,振衣云海释心安。



这首《七律·忆高考》是云南昭通诗人蒙世清对42年前高考经历的深情回望,诗中交织着个人奋斗的感慨与时代洪流的印记。以下逐联解析:
首联
"梦萦卌二载心累,笔阵临渊志未宽"
以"卌二载"(42年)点明时间跨度,高考记忆至今萦绕,而"临渊志宽"暗喻当年面对考场的如履薄冰与志向未完全舒展的遗憾。
"笔阵"化用陆机《文赋》典故,喻考场如战场,与组诗中"笔锋淬炼定乾坤"的锐意形成呼应。
颔联
"日影常惊穿柳过,芹微更愧负儒冠"
"日影穿柳"以时光飞逝的意象,呼应"寒窗烛泪凝星斗"的苦读场景;"芹微"谦指学识浅薄,与"负儒冠"构成知识分子对自我期许的反思。
颈联
"三中桃李承春雨,九域鲲鹏驭气抟"
"三中"双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教育复苏,"春雨"暗喻恢复高考如甘霖(参考"一度春风桃李娇");"鲲鹏"典出《庄子》,喻考生乘时代东风展翅,与"鸿鹄翱翔渺蝶蜂"异曲同工。
尾联
"纵使蟾宫攀桂约,振衣云海释心安"
"蟾宫折桂"虽言金榜题名之愿,但"振衣云海"更显超脱,与"青山沧海共朝云"同具豁达,体现高考不仅是功名之争,更是精神洗礼。
全诗结构严谨,将个人命运嵌入历史画卷,既有"丙辰秋日开新纪"的宏大叙事,又含"砚田种玉盼登云"的个体奋斗,情感层次丰富。尾联的释然与组诗中"恩科又举信明光"的信念遥相呼应,彰显高考作为时代拐点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