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从南洋带回的番薯,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饥荒年代刻在石头上的记号,至今仍诉说着救命的薯渣故事。老屋门环上的斑斑锈迹,是时光留下的印记。石阶上蔓延的青苔,仿佛在轻声诉说游子归期太少的遗憾。所有这些记忆,如同永不褪色的水墨丹青,在心底徐徐展开,时刻牵动着我的心弦。
霞湖人的血脉里流淌着故土的基因,就像山间的葛藤,无论攀援多高,根须始终紧紧抓着故乡的岩壁。老屋角落的腌菜坛,总能勾起记忆深处的酸涩滋味;捧着从老家带来的茶碗,指尖仿佛还能触摸到灶台的余温。在外的乡亲,手机相册里都珍藏着家乡的四季风景。春节再忙,每年初四也要赶回故里闹元宵拜妈祖,在妈祖庙前虔诚上香,都盼望妈祖保佑全村平安。这些细碎的日常,都是化不开的乡愁,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