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墨流芳,德艺双馨 —— 论高治业先生的书法艺术
对于书法艺术而言,传统的笔墨根基恰似大厦之基,不可或缺。然而,若无深厚的文人修养作支撑,作品终究会沦为空洞无物的笔墨堆砌。古人论书时便强调,习书之人 “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唯有先修养品德,将书法之道内化于心,方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在当今书法界,高治业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翰墨大家。


从艺数十载,高治业先生在书法研习上始终秉持向古取法的态度,且已臻入化境。他深入钻研二王法度的飘逸灵动、米芾真意的奇崛豪放、苏轼的潇洒自如以及王铎的气势磅礴,从前贤的笔墨神韵中汲取精华。正因如此,先生的书法作品摆脱了长期临摹一家而形成的僵化习气,完美诠释了清人王淑所言 “书道,即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伤神” 的艺术真谛。他将传统与自我风格相融合,既尊重古法,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高治业先生挥毫作篆,对笔墨意趣的雕琢臻于极致。古朴典雅,凭借深邃的思考与反复的研磨,让碑刻的筋骨血肉化作灵动墨痕。其笔下篆字,形神相生,更以神韵为要,将千年篆书传统与个人艺术哲思熔铸一炉。或如蛟龙腾空,遒劲中藏洒脱;或似幽涧清泉,婉转间显风骨,使篆书突破程式桎梏,重焕艺术生机。驻足赏鉴他的篆书佳作,观者无不为其贯通古今、推陈出新的精湛造诣所倾倒,于一笔一划间,尽览传统与创新交织的独特艺术气象。



在技法层面,高治业先生的笔墨尽显逸气风范。挥毫落笔间,如行云流水,洒脱自然;笔锋回转时,似银钩铁画,刚劲有力;旋折进退之际,若惊鸾飞舞,灵动飘逸。其笔势流畅自如,一气呵成,即便偶有笔断之处,却也意脉相连,正所谓 “一点之内能够殊衄挫于毫芒,一画之间更可以变起伏于锋杪”。每一笔都刚柔相济,字与字之间气势贯通,章法上上下牵丝映带,左右布局相得益彰,通篇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高治业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在技法上炉火纯青,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内在情绪的自然流露,而非单纯追求技艺的炫示。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书法家为追求名利,热衷于 “批量式” 生产作品,忽视了书法作为艺术所应承载的精神内涵。但先生却不为所动,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学养,以书法承载诗情高韵,用笔墨涵养坚质浩气,真正做到了诗书交映,精神外显。




高治业先生的作品宛如矗立在书坛的一面旗帜,既彰显着高雅的文人品质,又为后来者指明了学习方向。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书法艺术的真谛,这也正是他令我由衷敬重的根本所在。


高治业先生与这些人截然不同。作为一位深谙传统的学养型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犹如一面标示正宗源流的艺术旗帜,不仅为书坛树立了高雅的文人品质,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这,正是我对先生满怀敬重的根本原因。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