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始,高考日
文/鲁宁
啪啪秒摆的声滴
敲响在这一刻时
是我们苦熬的日子
还是我们出笼盼望的鸟语
今日,明日,后日
带上攒足的劲儿冲击
十年寒窗,有没有那出头日
一天天拼搏,难道只配对绣花枕头
不是,不是,决不是
你看那远航的舵手
你看那激流中的弄潮儿
他们,才是你青春的写照
才配得上大海日出,勃勃朝气
在清脆秒摆的滴达里
看远方,那翱翔的雄鹰
多少日,它们也是一只雏鹰
在森林、大地上拍打翅膀
可又多么像我们给关在校园里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熬着太阳落山,星星升起
烛火里老师那背驼的酸楚
不是为我们,他们又何必如此
呵,老师,烛光里的老师
你父亲般严厉,母亲般仁慈
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
我们只有学习,去拼,用全力拼搏
有一天才能交出象样的成绩
呵,来到了,来到了
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刻
给我一根撬杠吧
相信,请相信
我一定会把地球撬起
看美丽的撬杠
我一定会从这里微笑走出
写在高考日(2025)
诗评
这首诗以高考为切入点,将青春奋斗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字里行间涌动着热血与深情,既有对成长历程的细腻描摹,也有对未来的豪迈宣言。
- 意象鲜活,情感饱满:以“秒摆声滴”开篇,用时间意象切入高考场景,“苦熬日子”与“出笼鸟语”的矛盾心理,精准戳中考生既紧张又憧憬的复杂情绪。“远航舵手”“激流弄潮儿”等意象,将个体奋斗与时代浪潮关联,让青春拼搏有了更广阔的精神坐标。
- 师生情谊的诗意表达:“烛火里老师背驼的酸楚”一句,用具象画面勾勒出师者的奉献,“父亲般严厉,母亲般仁慈”的质朴比喻,让情感表达既有温度又具画面感,与考生“用全力拼搏”的决心形成情感呼应。
- 青春宣言的力量感:从“十年寒窗”的自问,到“给我一根撬杠撬起地球”的呐喊,诗句节奏随情感递进愈发激昂。“微笑走出”的结尾,既呼应开篇的时间焦虑,又以自信姿态定格青春的奋斗底色,让整首诗在现实的厚重中升腾起理想主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