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笔讴歌时代诗人高军再创佳绩
2025年6月8日上午,第六届中国诗歌创作学术高峰论坛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长江为墨,以时代为笺—中国诗歌创作的守正创新与诗学重构。来自国内外的名人名家及文学爱好者计100余人共赴这场诗歌盛宴。
一级作家、知名词人、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首任常务副院长、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蔡世平;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年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李葆国;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香港岭南大学翻译哲学博士、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桂清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原理事、湖北省散文学会原副会长、曾任《三峡文学》杂志主编、湖北宜昌市文联原主席、党组书记李华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蔡旭;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全国朗诵考级高级教师、北京市金牌阅读推广人杨帆;香港著名诗人、书法家、大湾区文学艺术联盟副主席、香港歌剧院低男中音、CCTV星光大道华南赛区评委黄元元;原国家卫生部公报编辑、资深编辑、《上海散文》杂志社顾问、《长江文学》杂志社主编戴三星;作家、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等特邀嘉宾和领导及四川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学会等会员、中国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指导专家蓝帆等获奖作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6月8日下午,召开了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颁奖典礼暨首届“长江之声”诗歌朗诵会,参会领导和嘉宾为获奖代表现场颁发了获奖证书、礼品等。据悉,这次全国大赛,由长江文学、《华人文学》杂志、国际诗歌网共同组织,共吸引了9625位诗人踊跃投稿,大赛组委会邀请在京多位诗歌领域专家进行了评审,组委会秉持严谨的学术评审体系,经过多轮专业筛选,共9625位诗人参与投稿角逐(含1123位重复投稿、一人多投者),经严格评审,2496位诗人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其中,1409人进入了复评环节,此外,经甄别,取消了19位AI诗人参赛资格,最终评选出诗歌成就奖、新锐诗歌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获奖作者推荐加入长江文学杂志签约作家,获奖作品入选《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获奖作品集》编篡出版。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年诗人高军,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孜孜不倦追求,近年来,先后创作美篇四百多篇和诗歌散文微小说通讯稿等1000余(篇)首,成为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东平县作家协会会员、东平县诗词学会理事,系《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民众文学》《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理事、《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都市头条》个人专栏点击数量突破3700万大关。曾荣获“星河杯”中国品牌作家文学奖亚军奖、“屈原杯”端午诗词会季军奖、第四届“华夏杯”诗词大赛优秀奖、第五届“炎黄杯”中华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全国大赛三等奖。在这次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中,高军的作品《现代诗二首》又入围并获得了 三等 奖,这既是对他个人坚持创作的肯定,也是齐鲁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高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热爱生活,善于思考,细心观察,勤于写作,用心用情编织文学梦,我手写我心,以诗为笔,讴歌时代,既宣传推介了家乡,又传播了正能量。今年已在《中国诗歌网》发表诗作38首,在河南省《顶端新闻》刊发文章107篇,浏览总量26万多,在山东省《齐鲁壹点》发表作品81篇,总阅读量20多万。作品《信心的力量|高军:别人能行 我也能行》,在《学习强国》刊发后,引发许多读者共鸣!他根据自身参与脱贫攻坚经历写作的散文《牵挂》,已成功入围山东省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作品《有感于泰山“挑山工”精神》,已入选“新征程杯”散文百家大赛,作品《梯门之歌》,近日又入选第3届“李白杯”诗歌散文大赛。正如《诗品·序》所言:“照烛三才,晖丽万有”,高军的诗歌以凝练的文字反映生活中所思所悟所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取得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