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自己减肥
文/薛贵芳
十一年前,我在体重秤持续攀升的数字里,陷入“再吃一口就停下”“明天一定开始减肥”的自我欺骗。那时的我尚未察觉,放任的背后,健康早已亮起红灯。
直到体检报告上脂肪肝、高血脂、胃溃疡、心肌缺血等诊断赫然在目,医生一句“正值壮年,身体却如迟暮老者”,让我不得不直面残酷现实。西药成了每日必备,速效救心丸更成了随身携带的“保命符”。那段被迫停职的日子,抑郁与失眠交织,我仿佛坠入了黑暗的深渊。但心底总有个声音在回响:“再坚持一天,也许会有转机。”
转机出现在朋友引荐的健康管理师身上。他为我定制的科学减重方案,从均衡膳食、适度运动、心态调节到充足睡眠,勾勒出全方位的健康重塑蓝图。“坚持一个半月,或许能摆脱药物依赖。”带着半信半疑,我决定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饮食的革新充满挑战。我摒弃单一的米面主食,以少食多餐为节奏,将鸡蛋、鸡胸肉、罗非鱼等优质蛋白纳入日常;用全麦面、燕麦片替换精米白面,搭配新鲜果蔬与2000毫升温水,重塑饮食习惯。
运动初期,每迈出一步都无比艰难。双腿像是灌满了铅,沉重得难以抬起,每一次迈步都需要用尽全身力气;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呼吸也变得急促紊乱,没走多远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所幸家人成为我最坚实的后盾:丈夫与儿子全程相伴,女儿胸前抱着软萌小狗,书包里还藏着好奇探头的三花猫,欢声笑语驱散了疲惫,支撑我继续前行。
在健康师的建议下,我翻开阿德勒·戴维斯的《吃的营养科学观》,领悟科学饮食的奥秘;研读王涛博士的《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探寻身体自愈的密码;品读巴特曼博士的《水是最好的药》。这些知识如同明灯,照亮了我迷茫的前路。
夏日傍晚,《小苹果》的欢快旋律常萦绕耳畔。我们漫步的林荫道上,女贞子与合欢花开得正盛。合欢花红绒似霞,轻盈如梦,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叶片——白昼舒展如扇,尽情拥抱阳光;夜幕降临时,叶片便悄然闭合,宛如羞涩少女掩面。这般自然的灵动,伴着清脆鸟鸣,悄然治愈着我的身心。
一个半月的坚持终有回响。当我成功停掉所有西药,体重从125斤降至103斤时,那种挣脱枷锁的畅快让我喜极而泣。我购置新裙,与丈夫补拍结婚21年的婚纱照,在镜头前绽放出重获新生的笑容。
减肥期间,我每天都认真记录体重、脂肪率、水分变化,写下心得体会。看到迪拜“减肥送黄金”的新闻后,我写下《减肥与黄金》并在报纸发表;体重反弹再次成功减重后,又创作《公主请减肥》见报。这些文字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成了激励他人的力量。后来,我加入洛阳市作家协会,投身公益读书活动并获河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我的征文和朗诵作品多次获奖,并一步步走上主持人行列,和专家教授一起赏析我们每月要读的同一本书活动。
我从自卑到自信,这场与体重的较量,实则是一场与自我的温柔和解。那些用音乐驱散疲惫、以知识充实内心的日子,最终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光。原来,真正的蜕变不是自我苛责,而是学会哄着自己,在接纳与坚持中,一步一步,走向更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