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宫•十二月带尧民歌•雪域高原偶得】
——翠柳
赞雪域 云山远影,
歌丹青 溪水流声。
痛煞煞 香炉妙境,
喜孜孜 画卷清灵。
昔日个 农奴泪倾,
今日个 耕主人生。
红山拔地 百花迎,
青玉连天 万家惊。
文成公主 久驰名,
赤县千秋 共琴笙。
恢弘,
韵悠悠兮 人民幸福声,
春继继兮 雨露知恩咏。
赏析: 这首《中吕宫·十二月带尧民歌·雪域高原偶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雪域高原从过去到现在的巨大变迁,以及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同时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佳作。
内容结构1. 【十二月】部分:对比鲜明,情感真挚
“赞雪域 云山远影,歌丹青 溪水流声”,开篇便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云山的远影、溪水的流声,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
“痛煞煞 香炉妙境,喜孜孜 画卷清灵”,此句通过强烈的情感对比,展现出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痛煞煞”暗示着过去香炉妙境中可能隐藏着的不为人知的苦难,而“喜孜孜”则表达了如今看到如画卷般清灵美景的喜悦,这种情感的反差为后文揭示社会变迁埋下了伏笔。
“昔日个 农奴泪倾,今日个 耕主人生”,这是全曲的核心对比,直接点明了雪域高原从农奴制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巨大转变。过去农奴的悲惨生活与如今耕主人的幸福形成鲜明对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制度的进步和人民地位的提升,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2. 【尧民歌】部分:历史传承,幸福礼赞
“红山拔地 百花迎,青玉连天 万家惊”,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雪域高原如今繁荣昌盛的景象。红山拔地而起,百花盛开迎接,青玉连天,让万家惊叹,进一步渲染了当下美好的生活氛围。
“文成公主 久驰名,赤县千秋 共琴笙”,引入了文成公主这一历史人物,不仅增添了作品的历史文化厚度,也象征着藏汉民族自古以来的友好交流与融合。“赤县千秋 共琴笙”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恢弘,韵悠悠兮 人民幸福声,春继继兮 雨露知恩咏”,结尾部分升华了主题。“恢弘”一词总结了前文所描绘的宏大场景和历史变迁,“韵悠悠兮 人民幸福声”将人民的幸福以悠扬的韵律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听觉感受;“春继继兮 雨露知恩咏”则象征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如春雨般滋润着人民,人民心怀感恩,这种感恩之情将代代相传,使作品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艺术特色点评1. 曲牌运用得当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中吕宫·十二月带尧民歌】这一曲牌形式。【十二月】部分节奏较为舒缓,适合用于叙事和抒情,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和对比,将雪域高原的过去与现在清晰地展现出来;【尧民歌】部分节奏则相对明快,情感更加激昂,进一步强化了对当下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两个部分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 语言生动形象
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却又不失生动形象。如“痛煞煞”“喜孜孜”等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使作者的情感更加直观地传达给读者。同时,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写细腻入微,如“云山远影”“溪水流声”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雪域高原的独特魅力。
3. 情感层层递进
从对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的赞美,到对过去苦难的痛心,再到对如今幸福的喜悦,最后升华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人民感恩之情的讴歌,情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这种情感的递进不仅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雪域高原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由衷赞美。
这首《中吕宫·十二月带尧民歌·雪域高原偶得》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域高原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