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大半辈子种庄稼的老太太,在双耳失聪后,十年间竟完成了20多万字的回忆录写作,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人在进入老年后,难免会有各种疾病出现,以积极阳光的乐观态度,顽强地与疾病共生共存,就会活得健康自在开心。正如她说的那样:“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龄大小,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这段旅程。我们要学会适应人生中意想不到的变化,积极寻找和利用支持资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喜欢的人共度时光。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祝贺秦新玲女士!。
不枉一生
——秦新玲回忆录后记
明天就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甲辰龙年除夕,家家户户饭菜飘香,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村里村外,街巷店铺,到处洋溢着祥和喜庆,我的心情特别舒畅愉悦。在众人的帮助支持鼓励下,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我20多万字的回忆录付梓出版,即将与读者见面。坐在桌前凝思,为自己撰写了一副对联:
忆往事,酸甜苦辣皆有,不枉一生。
看夕阳,诗词书画兼学,梅开二度。
岁月不饶人,眨眼之间,“古稀”早过,“耄耋”将至。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回望过去,那些青春的片段如同电影胶片般在脑海中一幕幕闪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写回忆录从来都是文人的事,我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地道农民,大半辈子都没提过笔,又是双耳失聪的残疾人,写一本自己的回忆录,不是天方夜谭,也一定是痴人说梦。
年轻时作为老大姐,为父母,为弟妹,我放弃学业和工作,付出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成家后,为生活,为子女,作务庄稼,盖房子,走南闯北做生意,忍辱负重做保姆。为家庭幸福,忙忙碌碌大半辈子没动过笔。
写作的念头还是始于2012年,正在市场买菜时突然双耳失聪,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世界霎时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多方求医毫无效果。神经性耳聋一点办法也没有,戴助听器都无效。万籁俱寂,属于我的天塌了,我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那一年我64岁。
耳朵听不见声音,眼睛能看,嘴巴能说。现在社会这么好,辛苦了大半辈子,要好好的活着看世事享幸福。在儿女和亲朋等众人帮助开导下,我逐渐从迷茫困惑中走出来。简单对话从面部表情中就能领会,领会不了就把随身带的纸和笔递给对方用文字交流。慢慢习惯后又想着用笔书写往事。
“报纸是我的声音”、“耳聋后爱上写作”,华商报两篇报道,激起我写作热情。写了又想发表,送到《检察文学》杂志社,总编赵新贵老师看了潦潦草草歪歪扭扭的字,词不达意的文稿,满脸堆笑地比划了半天,我还是弄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在纸条上写道:追求文学的精神可贵,水平仅是爱好而已。要发表尚需再加努力。要多读书多练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也深知自己是麻袋上绣花——底子太差。
我报名进入老年大学诗词班学习,老师同学并没有嫌弃我这个完全处在无声世界里的人,热情耐心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我鼓励我。听不见我就看板书,看范文,照猫画虎练习。几首诗歌作业在老师同学的指导下,很快在《检察文学》杂志发表,成就感令我兴奋不已。
社会没有抛弃我,我更不能自暴自弃,用笔抒怀,用文字发声,融入这个美好的时代。我花两千多元报名上网课,学书法、学画画。一个完全失去听力的人,怎么在网上学习?开始是不适应,但我逐渐摸索出规律。反复看网课录像,认真做作业。一年四季在老年大学和网课中奔忙,从春到冬,不畏风霜雨雪,从没有缺过课,从没迟交作业。老年大学组织的参观、采风、朗诵、聚会、联欢等活动,我都一次不拉的积极参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自觉自愿义务给村上办黑板报,给乡党写春联。
坚守十春秋,十年磨一剑。在《检察文学》总编赵新贵和魏尚武等老师的帮助下,2022年,《秦新玲文学作品专刊》问世。分享会上,老师和读者对我痴迷写作的热情追求给于高度评价。一致支持鼓励我继续努力,写作更上一层楼。文字给我力量,文学让我重生。这一年我74岁。成功的喜悦,让我再次获得青春活力。我开始明白,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这段旅程。
人生中很多时候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需要学会适应这些变化,只有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积极寻找和利用支持资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喜欢的人共度时光。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活出真实的自己。
分享会后,我又有了写回忆录的新想法。当我把自己写的一部分文稿,交给在分享会认识的著名作家安升先老师时,他却说,“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我学着用电脑直接写作。他给我画键盘,在拼音字母旁边注上汉字;他教我学打字,建立文档,学会输入、复制、粘贴、删除、保存等办公文档的使用方法。好几次我辛辛苦苦写了一千多字的文稿,由于忘了保存,全部丢失只得重来,气的我只想哭。为了保险,每写好一篇,就发给安老师让他帮我保存,并帮助修改指导。在安老师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的帮助指导下,我的写作更快更好了,再不用笔手写了。在大学工作的三弟,又花了半年时间帮我编辑修改,安老师又帮我写序言、排版、插加图片,反复推敲,建议用我的网名作书名。
在我回忆录出版之际,衷心地感谢《检察文学》总编赵新贵先生、著名作家安升先老师、大学教授秦新强三弟,以及所有帮助支持过我的老师和朋友,你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金蛇献瑞福寿全,书香迎春四季安。
新春到来之际,向关心支持帮助我写作的所有老师、同学、朋友深深地鞠一躬: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贺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巳巳如意,心想事成!
甲辰龙年除夕夜于渭城区马家堡
作者简介:
秦新玲,女,1948年9月生,农民。原籍陕西安康市,现居咸阳市渭城区马家堡,喜欢读书学习,爱好文学。64岁双耳失聪后,开始写作。在《华商报》《检察文学》《凤凰台》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多篇(次)。出版有《秦新玲文学作品专刊》《秦新玲回忆录》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