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黄昏山脚下”为时空坐标,在自然意象与生命哲思的交织中,构建出孤独与希望共生的精神图景。开篇“揽月登夜枝头”将黄昏过渡至夜色的瞬间诗意化,“搁浅的老船”以静态意象隐喻时光停滞,而“发丝飘落前额”的细节,用生理衰老的具象对应记忆的循环回放,让岁月流逝的怅惘有了可触的质感。
【每日诗画】
黄昏山脚下
文/明社(新疆)
揽月登上夜的枝头
银河湾
有我搁浅的老船
年月日模糊
唯有
一缕发丝
飘落在岁月渐模糊的前额上引流忆迹循环回放
枯似一片片荒野的戈壁
一亿年
才能硅化成的璞玉
笑迹入风骨
天上人间
皆会渲染成花开
给春天一个个满意的答案
看那黄昏斜阳下
渴望被认可
一片片的柔光
黄昏
那可是
太阳光里最美的姿色
留给山脚嫁给爱情
你说
玫瑰忠于爱情但不属品格
真事儿真干
封心锁爱
飞雪中
写下了懵懂无知
在第一次与冬天谈妥的云雨风情和捉襟见肘
期盼春风化雨的茂嶺
蝴蝶盛开自来
2025-06-08原创首发
诗评
中段“戈壁枯成璞玉”的比喻极具张力,用“一亿年硅化”的漫长时间尺度,将荒芜转化为珍贵,“笑迹入风骨”则以逆向思维,让苦难沉淀为生命的硬度。“天上人间皆染花开”的顿悟,打破现实与想象的界限,使苍凉戈壁在诗性视角下绽放生机,回应了“给春天答案”的生命叩问。
黄昏斜阳的描写转向细腻感知,“柔光渴望被认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诉求,“最美姿色嫁给爱情”将落日余晖与情感归宿相勾连,浪漫中暗含对世俗认可的超越。结尾“玫瑰不属品格”的思辨,以“真事儿真干”的质朴对抗虚浮,“飞雪中写懵懂”与“春风化雨”的季节对照,在“捉襟见肘”的窘迫与“蝴蝶自来”的豁达中,完成对生命韧性的隐喻书写。全诗意象跳跃(银河、戈壁、玫瑰、飞雪等)却因“时间 - 蜕变 - 觉悟”的情感线索贯穿,在朦胧与深刻间,展现出对生命历程的诗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