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涧水河春事
第二章第三节(总第12节)
云功德站在院子里,听着女儿稚嫩的歌声像山涧清泉般流淌:
”我的家乡涧水河,山里山外两相隔;山里有个云功德,感人肺腑故事多。涧水河啊涧水河,山花开遍满山坡;人人学习云功德,辟条大道通世界。”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木棍上的裂纹,喉结上下滚动。多少年了,头一回有人把他的名字编进歌里唱。
"死丫头!"妻子小桃突然从灶房冲出来,手里的擀面杖"咣当"砸在搪瓷盆上,"唱什么丧!没看见你爸把晦气都带进门了?"
丫丫吓得噤声,书包带子从肩上滑下来。云功德想去接,小桃已经一阵风似的刮到跟前。她身上还带着葱花儿味,可那双杏眼里烧着火:"瘸着腿逞什么能?村里给你立牌坊了?"
云功德看见妻子小桃睫毛上挂着水珠,在夕阳下亮得像碎玻璃。这时丫丫突然"哇"地哭了,小桃想拿孩子撒气的手僵在半空。远处传来涧水河哗哗的声响,云功德转身,闷声不响地向那里走去。
当他站在卧牛石砬幽谷时,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远处又传来了女儿丫丫清脆的歌声,那首《我的家乡涧水河》在群山间回荡,让他心头一热,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他忽然看见画家林松岭正专注地对着画板挥毫。云功德深吸一口气,拄着棍子朝他走去。脚下的碎石发出细碎的声响,惊动了作画的林松岭。
"林教授您好!"云功德的声音有些沙哑,"能借一步说话吗?"
林松岭抬起头,注意到云功德眼中闪烁的复杂情绪,便放下画笔:"好哇,您就地坐下,我过来!"
云功德在旁边的石头上坐下,双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木棍:"林教授,您知道吗?这山里的每块石头,都刻着故事...…"
他的目光越过林松岭的肩膀,望向远处的山梁:"农业学大寨那会儿,这里可热闹了。全村老少齐上阵,山外还来了支援队,大家喊着号子劈山开路..."云功德的语气突然激动起来,"那时候,集体主义精神多好啊!"
林松岭敏锐地捕捉到对方情绪的波动,迅速在画板上勾勒起来。他看见云功德说到"我父亲"三个字时,喉结明显地滚动了一下。
"后来分田单干了,"云功德的声音低沉下去,"各人自扫门前雪。只有我父亲还在坚持凿山..."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木棍上的裂纹,"直到那天,一声巨响,我父亲的命搭进去了…..."
林松岭的画笔顿住了。他看见云功德的眼眶通红,却倔强地不让眼泪流下来。
"我每天上学都走那段山路,"云功德突然笑了,那笑容比哭还难看,"村支书总说:'顺着山梁走出去,改变命运!'可我..."他的声音哽咽了,"我辜负了所有人。"
林松岭轻轻放下画笔:"云校长,您说得很好,请继续。"
云功德像是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语速越来越快:"您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我落榜不是因为笨!是因为..."他猛地捶了下自己的腿,"是因为每天要走四个小时山路!我只能在路上看书,有次太累,直接睡在了山沟里..."
说到这里,他突然平静下来,眼神变得坚定:"所以我想通了。既然走不出去,就把路修进来!这一修,就是二十年。"他指向远处的山梁,"您看那些弯道,每一处都有我的汗水。"
林松岭的画笔在纸上快速移动,他捕捉到了云功德说到"刨山"时眼中闪过的光芒。
"后来村支书又找到我,"云功德的语气柔和下来,"他说一个村子不能没有学校..."他的目光飘向家的方向,那里隐约传来丫丫的读书声,"我就这样成了云校长。二十年,只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云秀..."
夕阳完全沉入了山后,幽谷里渐渐暗了下来。林松岭收起画板,郑重地说:"云校长,您的故事比任何风景都动人。这幅画,我想叫它《开山人》。"
云功德愣了一下,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山谷间回荡。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该回家了,丫丫在写作业。"
他拄着木棍往家的方向走去,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挺拔。林松岭望着他的身影,突然明白:这个倔强的山里人,这个凿石开道的云校长,其实他早已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版权所有】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