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子说高考
张月明
三天高考,在中国也算是一年一度的大事。不管家里有没有考生,开口如果不谈高考,似乎就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缺失风雅。
高考,年年都有,每到这个时候,官媒和自媒体都长篇累牍做尽文章,几年下来,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可做之处了。昨天开始,市府有关部门做出决定,2025年6月7日、8日、9日高考期间,对市区解放东路、前进东路、淮海北路、工农路、健康西路、学院路、大治路、西安路、西安路高架等9条道路实施封路和时间限行。为了一场考试,不惜交通暂停,这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大概连想都不敢想,想也做不到。
高考对于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小学6年,中学6年,几乎都被捆绑在考试上。生命与生命之间,就是通过大大小小一次次考试开始拉开距离。这是最后的一考,12载同窗,从此别过,今后走的路,考得不一样,人生也许就不一样了。
话又说回来,高考对于漫长人生,仅是一道坎。考得好,上了一所名校,但最后不一定就功成名就。一本考生毕业后给二本甚至大专生打工的事例,不胜枚举;有时吃尽了苦中苦,最后还是人下人。一岁时床上抓周,有的孩子抓了印章,谁能保证他长大不做打工仔。有的孩子抓了篓筐,说不定最后做了县长。拼搏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还得看机遇,看运气。人生一场戏,编剧编上谁?导演惠顾谁?谁都料不到!
易经说,命运这事,有变数,也有不变数。不变数随天时地利人和,但变数靠自己掌握。教育很重要,但不是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教育中成才;出生背景很重要,但也不是每个太子都能当上皇帝。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不读书可能连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政府行政审批大厅里的林林总总的办事员,细打听,大部分都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孩子。下层社会想要提升人生地位,除了读书,确实也是别无他路。慈禧一辈子好事没有做多少,可废科举,办学校是她执政生涯做的一件善事。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为了今后的人生提升。
高考来了。让人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与收获有联系,但又没有必然联系。平时成绩好不好不重要,考场上发挥得好才会有好的结果。当然,发挥这事,得看基础打的实不实在,平时功课及格都难的人,临场再发挥也成不了状元;平时成绩就很优秀的人,才有可能在考场创造奇迹。盘点人生,据说人这辈子积累知识最全面的时候,也就是面临高考前努力。
考试是一块敲门砖,能敲开4年的大学之门,但从门里出来后是什么,很是未知,也很无奈……
20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