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老兵齐聚武当山
深情缅怀襄渝铁路英烈
向德荣

2025年6月6日下午,在苍松翠柏环绕的武当山特区老营烈士陵园,一场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拉开帷幕。这是参加《不朽的军魂 • 人物风采卷(续)》新书发行会的全体与会人员,一群两鬓斑白却身姿依旧挺拔的铁道兵老兵,怀着无比崇敬与深切思念之情,齐聚武当山特区老营烈士陵园。他们在此举行庄重仪式,祭奠那些为修筑襄渝铁路英勇献身的战友。这场活动不仅是对英烈们的深切缅怀,更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充满热血与牺牲的铁路建设历史的深情回望。
活动伊始,老兵们神情肃穆,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伐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郑重地向纪念碑敬献花圈。洁白的花圈寄托着无尽哀思,也承载着他们对逝去战友的崇高敬意。随后,全体老兵脱帽,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向为修建襄渝铁路英勇牺牲的烈士们默哀一分钟。这短暂的一分钟里,时间仿佛凝固,老兵们沉浸在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中,对战友的思念如潮水般翻涌。

默哀结束后,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主任郑建平走上前,声音低沉而有力地宣读祭文:
祭铁道兵烈士文
公元二〇二五年六月六日,铁道兵百余战友,谨以丹心赤忱,肃立于十堰老营烈士陵园,祭奠我铁道兵先烈之英灵。辞曰:
巍巍秦巴埋忠骨,滔滔汉水祭英魂。
当年少年郎,慷慨别爹娘。十八从军去,为国绘华章。犹记襄渝线,风枪凿千嶂;难忘隧道中,血浸万仞冈。架桥排险障,塌方筑人墙。血肉夯路基,洪流卷栋梁。二〇二墓碑,构筑长城墙!
君卧青山六十载,我抚松柏千回肠。墓碑缠绕常青藤,恰似烈士绿军装。白头战友来相祭,手捧山花带露香。一杯清酒洒黄土,两行热泪渡沧桑。
君看高铁如琴弦,汽笛声声皆回响。先烈英魂化神灵,永佑中华复兴路!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铁道兵战友 敬奠

曾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荣立集体二等功的铁二团一连副连长、铁道兵英模报告团成员朱祖兴,怀着激动的心情作了“十堰五十年巨变、告慰烈士战友”的发言。他向长眠于此的战友们细细讲述着十堰这座城市在铁路建成后的巨大变迁—— 五十年前,你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来到鄂西北这块荒凉的土地修建襄渝铁路,开始了一场改变大自然的顽强博斗。那时的十堰,只有一条老白公路,坡陡、弯多,沙土路面,坑坑凹凹,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浆四溅。许多进山物资设备,都要肩抬人扛,隧道、桥梁和路基土石方施工,基本上靠人力硬拼。就是在这种十分艰苦的环境里,你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直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襄渝铁路的修建成为十堰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这条贯穿鄂、陕、渝三省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改变了十堰闭塞的山区面貌,更直接催生了中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卡车全国有名,车城美誉响遍世界。朱祖兴感慨道,十堰所有这些巨大的变化,都有修建襄渝铁路的烈士们当年的奋斗和贡献相关。看到十堰今天的崭新面貌,如果你们地下有灵,也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
铁道兵战友网铁二代联谊中心主任罗一也进行了发言。他从新一代的视角出发,表达了对铁道兵精神传承与弘扬的坚定决心,以及对先烈们深深的感恩之情。罗一表示,作为铁二代,我们要弘扬铁道兵英烈精神,树立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鲜明导向,让英雄精神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在告慰先烈环节,由王林山领读,全体战友跟读。大家整齐列队,肃立在纪念碑前。王林山深情独白:“尊敬的先烈们:战友们看你们来啦!”紧接着,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回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传统,奉献余热。爱党爱国,忠于人民。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久安之!”最后,在王林山“敬礼”的口令下,全体老兵庄严地敬起军礼。那一刻,军礼中凝聚着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对战友的怀念以及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活动的最后,在总指挥姚尚明的引导下,老兵们开始拜谒烈士陵园。姚尚明边走边向大家详细介绍烈士陵园的建设过程,讲述着陵园内荣立二等功、一等功战友的英勇事迹,以及二团因洪水一次性牺牲14名战友的悲壮故事。每一个事迹都深深触动着在场老兵们的心弦,让他们再次回忆起那段与战友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岁月,不少老兵眼眶湿润,思绪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些铁道兵老兵,虽已步入暮年,但他们对战友的情谊、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对铁道兵精神的坚守从未改变。此次齐聚武当山缅怀英烈的活动,不仅是他们对过去的追忆,更激励着新一代人铭记历史、传承和发扬铁道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
槛外人 202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