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寄语赶考学子文/唐鹏
十载寒窗苦,今时擂战鼓。
过关斩将连,誓把豪情吐。
应对当谨慎,切勿心粗鲁。
胸怀壮国情,志斗猛如虎。
2025.6.7
这首《寄语赶考学子》是诗人唐鹏于2025年高考当日为莘莘学子所作的励志诗篇。全诗以鲜明的战斗意象、质朴的劝勉之语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为考生勾勒出一幅“应考奋进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以下从内容、手法、情感三方面展开赏析:
一、结构清晰:从备考到应考,从个人到家国的层层递进
1. 首联:十年磨剑,今朝亮剑
“十载寒窗苦,今时擂战鼓”以时间对比开篇,“十载”极言备考岁月的漫长艰辛,“寒窗”二字道尽孤灯苦读的寂寞;“擂战鼓”则笔锋一转,将高考比作战鼓轰鸣的战场,瞬间点燃紧张激昂的氛围。两句形成强烈反差,既肯定过往努力,又点明当下使命,如号角般唤醒考生的斗志。
2. 颔联:勇毅向前,豪情满怀
“过关斩将连,誓把豪情吐”延续“战场”意象,化用“过关斩将”的典故(如关羽千里走单骑),将考试中的关卡比作敌军,鼓励学子以连续闯关的气势应对挑战。“誓把豪情吐”则直抒胸臆,展现青年意气风发、志在必得的决心,读来令人血脉偾张。
3. 颈联:谨慎应对,戒骄戒躁
“应对当谨慎,切勿心粗鲁”笔锋陡转,从豪情万丈转向理性提醒。诗人以长辈般的口吻叮嘱考生:考场之上需沉着冷静,避免因粗心大意错失良机。这两句看似平实,却切中考试要害——激情与理性兼具,方是致胜之道。
4. 尾联:胸怀天下,志存高远
“胸怀壮国情,志斗猛如虎”跳出应试局限,将视野提升至家国层面。诗人期望学子不仅以“猛如虎”的斗志应对考试,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壮国情”中,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此句升华主题,赋予“赶考”更深层的意义:今日考场挥毫,亦是明日建设家国的预演。
二、手法鲜明:意象生动,虚实结合
- 战斗意象贯穿全诗:
诗人以“战鼓”“过关斩将”“猛如虎”等军事词汇构建隐喻系统,将高考比作没有硝烟的战场,既贴合考生“冲刺”的心理状态,又赋予考试以庄重的仪式感,激励学子以战士般的坚韧迎接挑战。
- 虚实相生的情感表达:
“十载寒窗”“今时战鼓”是实写,勾勒备考与应考的时空跨度;“豪情”“壮国情”是虚写,诉诸精神层面的追求。虚实结合间,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体现了对考生“务实”与“务虚”的双重期待。
三、情感真挚:拳拳之心,殷殷之望
- 对个体的关怀:
诗中既有“过关斩将”的激励,也有“谨慎勿粗鲁”的叮咛,如同一位贴心的师长,既肯定学子的努力,又贴心提醒细节,展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
- 对时代的期许:
尾联“胸怀壮国情”呼应了当代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价值导向。在高考这一人生关键节点,诗人以“壮国情”锚定学子的精神坐标,暗含“今日你以学识报国,明日国以舞台成就你”的深层期许,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结语:一首兼具温度与力量的青春赞歌
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气势昂扬,既遵循传统五言诗的格律规范,又融入现代语境的明快节奏,适合作为高考寄语广泛传播。诗人以“战鼓”起笔,以“猛虎”收束,首尾呼应间,勾勒出青年学子“胸有丘壑、眼存山河”的精神画像。它不仅是对个体“十年寒窗”的致敬,更是对整个时代“奋斗青春”的礼赞——愿每一位考生都能以笔为剑,在答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更在人生的“大考场”中,成为胸怀家国、勇毅前行的时代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