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诗词系列(7)
离亭宴-忆游蓬莱阁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海市琼楼隐耀。交响水滨神道。过海八仙赢美誉,古往今来玄妙。殿角破云端,泾渭自明奇奥。
岩畔漏天霞矫。狮子洞前缭绕。碧海丹崖书画卷,赏月清辉盈饱。意境韵诗词,豪特景祥光照。
注释: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迎宾路7号蓬莱水城景区内,地处丹崖山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历代屡加修葺,至今仍保持北宋原貌。
蓬莱阁因“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而闻名四海,“蓬莱十大景”中有八景位于此。自古以来,享有“人间仙境”美誉,并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江北第一阁”。
蓬莱阁是由白云宫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主体建筑、弥勒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楼阁、亭坊组成的建筑体,统称为蓬莱阁,总占地面积32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960平方米。
1982年,蓬莱阁作为“蓬莱水城及蓬莱阁”的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7月山东威海刘公岛
离亭宴-忆瞻刘公岛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甲午悲歌绝唱。军士壮怀英荡。报国精忠沉战舰,吓煞寇心惊恍。傲气贯长虹,先烈盛名豪爽。
尘外桃源仙壤。军事布围屏幛。黄海绿洲倾盖美,岸线丹崖沙上。古建筑风情,天下无双时尚。
注释:刘公岛,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威海湾内,东西长4.08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米,距威海市区2.1海里。是威海市的海上屏障和重要的军事基地。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故事。
该岛最早出现在历史记录中是在东汉末年,当时名曰“刘家岛”,是琅琊刘氏的重要屯兵之地。经历了多次更名和归属变更。
明代,刘公岛被纳入威海卫管辖范围。明永乐四年(1406年)已有驻军记录,建有战争城堡。历经倭寇入侵,农民起义等事件。
清朝建设:1881年北洋水师在岛上设机器厂和屯煤所,刘公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1888年设立了水师提督衙门,正式成军,丁汝昌任提督,拥有舰艇25艘。成为北洋水师基地,建有提督暑、水师学堂、铁码头等军事设施,被称为“不沉的战舰”。刘公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成为了构建海防体系的重要一环。1890年左右,当时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威胁而修建了烽火台。刘公岛烽火台,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斗,特别是在抵御外敌入侵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爱国主义宣传的生动教材,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甲午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刘公岛成为了中国军队的重要据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率致远舰撞击日舰殉国;1895年威海卫保卫战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自尽殉国。
1898年英国强行租借刘公岛及威海卫,直至1930年归还中国。
在抗日战争期间,刘公岛成为了抗日武装的重要活动基地。
教育功能:岛上保留提督暑、古炮台等遗址,建有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警示:见证近代海防建设与失败,记载“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记忆。
经典故事之一:《蓬莱金阙》,刘公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仙境蓬莱的所在地,相传蓬莱是东海之中的岛屿,拥有美酒美食和长生不老的仙丹。《蓬莱金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描绘了刘公岛景色优美、神秘而神奇的仙境。
经典故事之二:《李娃传》:刘公岛还与李娃传说紧密相关。相传,李娃是一位美丽而仁慈的仙女,她为救助民众而舍身投海,最终化为刘公岛上的一尊雕像。
1988年7月大连市星海公园
离亭宴
忆游大连星海公园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山海交融绝响。银色巨涛翻浪。动静相宜多壮阔,秀色微风吹漾。旅客四方来,氛围视瞻飘荡。
风月无边心旷。漫步举头遐想。星海公园常眷恋,魅力无穷千丈。醉墨写诗词,心印浮雕豪爽。
注释:大连星海公园,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海滨公园,由沿岸公园和海水浴场组成,是观海景、赏日出日落的绝佳去处。
星海公园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南部,星海广场西侧的公园,于1909年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修建,时称“星个浦游园”,1945年改为现名,因在海湾水中有一块露出水面的“天外来石”,被人们称为“星石”,所以这一带就被称为“星海湾”,这也是“星海公园”的名称由来。“星海公园”占地面积15公顷(即15万平方米),是市内最大的海滨公园。
“星海公园”是大连市四大海水浴场之一,被称为大连市区最大的“消暑乐园”。现分为游览区、休息区、儿童游乐园、海水浴场四部分。“星海公园”内又建了大连市第一座水上乐园—星海水上乐园,它位于“星海公园”西侧小山下,这里建有高台滑水、磁化游泳池、高台跳水等水上娱乐设施。
1988年8月哈尔滨松花江畔
离亭宴
忆五游松花江畔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万朵繁花江映,今古舞飞歌幸。柔润波澜多壮阔,点缀蜿蜒幽径。浩瀚历时奇,玉带陡增诗兴。
游客热情洋劲,银链坦途亭景。但见鱼翔欢愉跃,一水悠然奇境。绿树伴凉风,心旷神怡钦敬。
注释:松花江自古为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后成为哈尔滨水运枢纽,码头和铁路遗迹(如江畔餐厅)记录着城市变迁。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全长约1840公里,流域面积达54.6万平方公里,流经哈尔滨市区,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
春夏季节:江畔绿树成荫,柳枝摇曳,桃花、杏花点缀其间,是避暑漫步的理想场所。
秋冬季节:秋季落叶铺满江面美如画卷;冬季江面结冰形成天然冰雪乐园,冰雕的魅力,滑冰、滑雪等活动,在江面展开,吸引大量游客。
歌曲《松花江上》及众多文学艺术作品均已松花江为背景,赋予其深厚文化内涵。
防洪纪念塔:为纪念1957年抗洪胜利而建,兼具罗马式建筑风格与历史意义,是俯瞰江景的最佳位置之一。
太阳岛:位于江北岸,以湿地、森林和俄罗斯风情小镇著称,可通过游船或松花江公路大桥抵达。
松花江畔是哈尔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核心区域,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四季皆宜游览。
1988年8月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
离亭宴
忆四游太阳岛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碧水湍流欢畅。平路雀腾飞晃。荡起小船情欢喜,鹭影芳洲豪爽。绿树锦篇书,落地巨工明亮。
恭显风光时尚,盛景诞生仙壤。白地蓝天盈黄紫,墨笔丹青流淌。举首美天鹅,尘世亮喉高唱。
注释: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原称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境内的旅游景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
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建于195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内最早建设的公园。太阳岛景区依托太阳岛,重点提升水阁云天、栖凤台、坐龙广场、松鼠岛、笨熊乐园、雪雕艺术园、冰雪艺术馆、俄罗斯风情小镇、东北抗联纪念园等景点,打造了集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于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区。
一、标志性景点:
1、“太阳石”刻着朱红大字,150吨巨石承载着城市祝福;
2、 “俄罗斯风情小镇”,红顶黄墙木屋,彩窗木雕恍若异国。
二、特色体验:
1、“浴日台”演绎后羿射日传说,132米太阳瀑布气势恢宏;
2、“坐龙广场”五色草花坛与“栖凤台”构成“龙凤呈祥”的意境。
三、 历史文学渊源:瞿秋白、朱自清、萧红等现代作家曾描写过太阳岛景观,周立波在此创作小说《暴风骤雨》;
岛名演变从“太阳滩”到“太阳照”最终定为“太阳岛”为现名,与渔民生活、航运历史密切相关。
四、文化符号意义:1979年,郑绪岚演唱了歌曲《太阳岛上》,太阳岛因此而闻名全国,其诗歌意向常与松花江、冰雪、欧式建筑等元素结合,体现了哈尔滨“诗歌之城”的特色。
金色的阳光温柔地拥抱每个角落,这是大自然馈赠的诗篇。篝火晚会聆听松花江絮语,璀璨的星空下肆意收藏幸福的印记。
2007年5月8日,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哈尔滨市第一家,黑龙江省第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88年7月北京北海公园
离亭宴-忆游北海公园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雅苑皇宫千岁。尘海碧山盈视。杨柳临风勤摇摆,点水轻舟游戏。白塔耀人寰,揽胜觅幽欢喜。
欣赏九龙雕萃。绿掩玉亭青史。缱绻静心斋美景,太液池生莲翠。点缀赞今朝,中华风流谁拟。
注释: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故宫西北侧,东靠景山,南邻中南海,北接什刹海。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面积约68.2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以北海湖为中心。北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金、元、明、清数个朝代,清时,由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遭到破坏,至1925年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北海公园”。它承载着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造园艺术风格,凝聚着历代园林文化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具有历史悠久、皇家园林象征、文化遗产和生态价值等文化价值。
“辽金时期”,始建于1166年皇家离宫,称“瑶屿行宫”。
“元朝”,忽必烈以琼华岛为中心扩建,成为大都城的核心。
“明清两代”,大规模修缮,形成(北海、琼华岛、团城)的经典布局,兼具江南园林与北方皇家气派。
1、琼华岛:
“白塔”藏式佛塔,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宗教祈福而建,高35.9米,可登高俯瞰故宫;
永安寺:
白塔脚下的汉藏风格寺庙,内有精美佛教造像;
阅古楼:
藏有《三希堂法帖》石刻,书法爱好者必访;
2、九龙壁
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之一,长25.5米,双面彩色琉璃浮雕,为明代艺术瑰宝。
3、五龙亭:
北海北岸的五座临水亭台,明清时期帝王赏焰火、钓鱼之处,雕梁画栋,倒影如画。
4、静心斋:
“园中园”代表作,乾隆为读书所建,布局精巧,假山曲径通幽,江南庭院风格浓郁。
5、团城:
独立小城,元代称“圆坻”,内有元代玉瓮“读山大玉海”和千年古松“白袍将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款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被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北京旅游之最~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家园林。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颁布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区(点)4A级单位,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公园”。
1988年7月北京故宫博物院
离亭宴
忆游故宫博物院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紫禁城来观景。宫殿壮容辉映。黄瓦红墙彰智慧,历史纵横持敬。建筑诉沧桑,檐角古香存幸。
文物珍奇丰颖。遐迩美名驰骋。光彩豪华多璀璨,画栋雕梁雄影。举世赞声高,欣赏内涵佳境。
注释: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中国北京市,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古代建筑群、宫廷收藏、历代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占地100余万平方米,保存古建筑约9000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地。
故宫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于此。1912年溥仪退位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就此终结。1914年,于外朝区域成立“古物陈列所”;1925年,于内庭区域成立故宫博物院;1948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截至2022年末,藏品总数1917657件(套),珍贵文物总数927745件(套)。
依据不同质地和形式,可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等25大类,其中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故宫博物院通过明清皇家宫殿建筑,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珍宝、钟表、书画、陶瓷、雕塑等艺术藏品常设展览,每年还定期举办临时专题展览。
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博物院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25年入选“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名单(第一批)。
1988年7月北京八达岭长城
离亭宴-忆游万里长城
格二 张升(一带江山如画):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词||刘湘华
一道雄关横跨。尘里启程天驾。守护中华千载业,历史沧桑描写。震撼卫家园,不畏险凶戎马。
多少传奇佳话。惊叹古人灵化。承载几多书厚度,岁月循环流泻。血汗筑长城,稀世壮容惊诧。
注释:中国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始建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典故即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防御互相修筑长城,形成第一个修筑高潮。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连接燕、赵、秦等国长城并增修,形成“万里长城”雏形。明朝是最后一个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现存多为明代所建。中国万里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这是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权威测绘数据,涵盖历代长城遗存的精确测量结果:
1、明长城:现存长度为8,851.8公里,包括人工墙体、壕堑及天然险段。
2、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0,000公里,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等地。
3、金界壕等其他防御体系:约4,160公里,属于辽金时期的特殊遗迹。
长城并非单一城墙,而是由墙体、敌台、关堡、烽火台等构成的防御体系,横跨中国15个省区市,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宁虎山。其建造遵循“因地形,用险制塞”原则,如八达岭段墙高7.8米,墙顶宽5.8米,可容十人并行。
代表地段:
1、八达岭长城:北京延庆区,明长城精华段,最早开放游览的地段,被誉为“玉关天堑”。
2、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含老龙头等26千米长城。
3、嘉峪关:甘肃嘉峪关市,明长城西端起点,保存最完整的城关,丝绸之路重要枢纽。
4、黄崖关长城:天津蓟州区,以砖石混合结构和空心敌台为特色。
历史与现状:
1、修筑历时:从西周至明代,持续2000余年,现存遗迹仅1/3保存完好。
2、文化意义:长城不仅是军事工程,更是古代农、牧经济文化交汇的象征,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刘湘华,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一九五三年生,中共党员(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获得者)、会计师,退休。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凤凰诗社入驻诗人》《诗海选粹》《北大荒文学社》《九州诗词诗社》《大片时代摄影》《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中国新时代诗人》会员,《望月文学》杂志特约作家,《诗词楼阁》平台签约作家、金牌特邀作家。曾任九洲诗词文学社连云港分社主编、推广部部长;武汉长江诗社总社副编辑、编委;诗家常委常务副总裁、诗家创作平台编委会常务副总裁、诗家群常务总裁、诗家编委会现代诗审稿、诗家创作二平台主编;北大荒文学社理事。2020年1月2日,注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曾任《苏州头条》主编、现任《广州头条》主编。
作品曾在《在场文学》《世界名人会》《国际华人文学》《都市头条》等一百二十二家网络平台微刊发表。诗歌散文曾在《双鸭山日报》《东方文学》《九州诗词》《诗海选粹》《北大荒诗文选》《北大荒文学报》《中国:超然台上瀚墨飘香》《望月文学》《塞北劲草》《萧乡文学》《诗词楼阁》《当代中国女子诗词—作品精选》《全球抗疫诗选》《太阳石》《2022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典藏》《双鸭山矿工报》《文化自信年度风云人物》《墨韵长歌》等纸刊发表。
二零一九年十月《观山泉情思》获“中国当代文学杰出文豪”奖、二零一九年十月十日在“坤健灵芝杯”征文大赛中,散文《回门的眼泪》获优秀奖。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作为年度当代优秀文艺家代表被编入《中国梦.文艺情》二零二零年珍藏版台历。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日,作品被选入《复兴之路.强国有我~当代50位爱国奉献的文艺家》2023年精品台历,并被选入封面人物,同时获荣誉勋章。
二零二零年度都市头条官方平台先进工作者,二零二零年五月十八日被评为都市头条井冈山群优秀编辑标兵,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日荣获“中国新时代诗人”认证,荣列“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官网”,同时荣列中国作家库官网。
2023年7月30日—8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加《第八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文化自信”年度人物》盛典中,荣获:2023文化自信年度人物,同时荣获奖牌、荣誉证书、纪念勋章、奖品等,作品被编入《文化自信年度风云人物》会刊。
2023年8月初,在都市头条井冈山群荣获“第二届十佳明星作者”荣誉称号,并获得奖励。
2023年10月,在都市头条官方平台井冈山群荣获历届《十佳明星作者争霸赛一等奖》,编辑工作方面获得《井冈文坛最佳耕耘者》荣誉称号。
2023年12月31日,被选为2023年度《萧乡文学社》优秀作家,并获得荣誉证书,同时作品被选入《萧乡文学》第四十期。
2023年度喜获都市头条官方平台“先进工作者”、“卓越贡献者”荣誉称号。
2024年度获“萧乡文学社优秀诗人”荣誉称号,并获得荣誉证书,同时作品被选入《萧乡文学》第47期。
2024年度获都市头条官方平台“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10日,作品入选的《墨韵长歌》一书,被《上海大学图书馆》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