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亚洲版图上,巴基斯坦与水的博弈牵动人心,"母亲河"印度河的馈赠渐弱,水资源短缺成发展桎梏。关键时刻,中国跨越山海伸出援手,以迪阿莫-巴沙大坝、卡拉巴格大坝等水利工程为纽带,架起中巴情谊桥梁。
这些工程不只是钢筋水泥的构筑,更是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从雪域高原引水的创举,到发电、防洪、供水的综合效益,处处彰显两国携手破局的决心。当水利工程化作民生福祉,当技术合作催生出文化交融,中巴友谊在水资源的协作中愈发醇厚。
这不仅是一场与水的较量,更是一曲命运与共的时代赞歌,见证着两国在发展征程上并肩前行的坚实足迹。(260字)
【国际时事关注7】
【散文】跨越山河的水之盟约:
中巴携手书写生命长卷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在亚洲广袤的版图上,巴基斯坦犹如一颗镶嵌在南亚次大陆的璀璨明珠,拥有壮丽的山川与广袤的平原。然而,水资源短缺的阴影,却如同挥之不去的愁云,长久笼罩着这片土地。印度河自北向南奔腾而下,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它是巴基斯坦的“母亲河”,滋养了两岸的万千生灵,承载着巴基斯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上游水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出现,这条“母亲河”似乎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慷慨,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巴基斯坦发展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关乎着巴基斯坦的农业命脉、城市兴衰与民众生活。
在巴基斯坦为水而困的艰难时刻,中国跨越千山万水,伸出了援手,以一系列水利工程为笔,以深厚的情谊为墨,与巴基斯坦携手共绘水脉新篇。
迪阿莫 - 巴沙大坝,宛如一颗正在孕育的明珠,在中巴经济走廊的光辉照耀下,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2028 年,它将华丽绽放。74 亿立方米的蓄水能力,如同一个巨大的“水之宝库”,为巴基斯坦在与水的博弈中增添源泉。建成后,它将改变巴基斯坦对印度河水流的调控格局,从原本只能调控 20% 的水量跃升至 60%。当印度河上游的水流因种种原因变得吝啬时,迪阿莫 - 巴沙大坝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巴基斯坦的农业耕地,让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生姿;守护着城市的千家万户,让水龙头里流出的不仅是清水,更是希望与安宁。
卡拉巴格大坝,则以其宏大的规模令人震撼。140 亿立方米的设计库容,是当之无愧的“水利巨擘”。它不仅是储水的容器,更是智慧的结晶。通过地下隧道引入印度控制区部分支流水源的设计,展现出人类在困境中突破的勇气与智慧。16 台中国制造的大型发电机,如同 16 个强劲的心脏,跳动着发展的脉搏。预计年发电量达 50 亿千瓦时,照亮的不只是巴基斯坦的黑夜,更是其未来的发展之路。三个月全国用水量的储备能力,让巴基斯坦在面对水资源的不确定性时,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莫赫曼德水电站,静静矗立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 - 普什图省的斯瓦特河上,宛如一位沉稳的智者。自 2019 年 9 月 20 日正式开工,它便开启了自己的使命之旅。80 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每年 28.62 亿度的预计发电量,有效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短缺的燃眉之急。而每年 1.4 亿立方米的安全饮用水供应,如同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当地百姓的心田。在汛期,它又化身为英勇的战士,抵御洪水的侵袭,守护着两岸的土地与人民,在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电建与中科院合作的壮举。在巴控克什米尔的胡萨帕尔地区,一条临时引水通道如同一条灵动的丝带,跨越海拔 4000 米的冻土区,利用虹吸原理,将青藏高原的雪融水引入巴基斯坦。那每日 5 万立方米的供水量,是跨越地理阻隔的生命之水,是中巴两国人民情谊的生动见证。而未来升级为永久性引水系统的规划,更是为巴基斯坦水资源的稳定供应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让调节水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中巴两国深厚情谊的象征。从工程师们在施工现场的日夜坚守,到技术人员的反复研讨与调试;从一砖一瓦的精心搭建,到每一项技术的精准运用,都凝聚着两国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在建设过程中,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文化在交流中交融,心灵在合作中靠近。
当巴基斯坦的农民在灌溉充足的土地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当城市的灯火在稳定的电力供应下璀璨明亮,当孩子们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健康成长,这一切美好的画面,都是中巴水利合作结出的丰硕果实。这些水利工程,如同一条条纽带,将中巴两国紧紧相连,跨越了山河的阻隔,超越了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书写着命运与共的动人篇章。
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些水利工程将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巴基斯坦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中巴两国的情谊,也将如同那奔腾不息的印度河之水,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它们共同见证着中巴两国携手同行,在追求发展与繁荣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坚定迈进 。(1623字)
共1985字 2025年6月6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