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这是怎么了?高考,其实不就是一场考试吗?至于搞得这么紧张吗?”当这一疑问在脑海中浮现,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下围绕高考出现的种种现象。封路、特警站岗、商家借捐赠物品大肆宣传……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反映出社会对高考过度紧张的心态,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高考,让教育回归本真。

高考被视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承载着无数学生和家庭的希望与梦想。这一重要性无可否认,然而过度的重视却衍生出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封路,本意是为考生创造安静的考试环境,避免交通噪音干扰他们答题。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城市交通本就拥堵,封路可能导致其他路段交通瘫痪,上班族因此耽误工作,急救车辆可能因道路受阻而延误救援。特警站岗,为考试安全保驾护航,可这种如临大敌的阵仗,无形之中给考生增添了心理压力。他们或许会想,这场考试究竟有多重要,为何需要如此严密的安保?这让原本就紧张的考生更加忐忑不安。

商家借高考捐赠物品大肆宣传的行为更是变了味。高考本应是学生展示知识储备、追求梦想的舞台,而商家却将其当成了营销的噱头。捐赠物资本是善举,可一旦掺杂了过多的商业目的,便失去了纯粹性。这种行为不仅干扰了高考的正常氛围,也让学生过早地接触到功利化的一面,不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高考确实只是一场考试,尽管它对学生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过度紧张的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一考定终身”的错误观念,仿佛考不好人生就没有了希望。这种心态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也让教育偏离了其本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考只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它并非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唯一因素。许多没有经历高考或者高考失利的人,依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高考。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让他们明白高考固然重要,但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鼓励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努力学习,保持良好的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社会各界也应避免过度渲染高考的重要性,不要将高考神化。交通部门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提前疏导等方式,保障考试期间的交通秩序,而不是简单地一封了之;安保工作可以在确保考试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对考生的心理影响;商家则应摒弃功利心态,真正从关心教育、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高考,不应是一场全民皆兵的紧张战役,而应是学生青春路上的一次勇敢挑战。只有摒弃过度紧张的心态,回归教育的本真,我们才能让高考真正发挥其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为学生的未来铺就一条健康、积极的道路。


编辑:海峰说事
发布于:河北•青县
线索征集:1362327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