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附:外一首
贺《金秋诗社》六周年暨典藏双馆
回 家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文/陈奇
今年的5月22日,是一个不凡之日。

在长春市档案馆与长春市方志馆的馆藏之列,新添了独特的珍品——由长春市第三十二中学的老三届同学及诗友们携手共创、历时六载心血凝成的六册《金秋诗雨》诗集。
这些诗篇,文笔流畅、字字珠玑,无一不彰显着一代人用毕生经历铸就的壮丽史诗,每一行文字都饱含深情,每一首诗都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在岁月的洪流中,我们这一代老三届的知青,曾是怀揣理想的红领巾少年,上山下乡的历练让我们练就了坚韧的体魄与顽强的意志。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生活经历,伴随着《国歌》旋律,一路走来,如今已至古稀之年。而今日,《金秋诗雨》诗集被二馆认可并载入史册,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是对我们这一代人青春岁月的最好诠释,也是对那段特殊历史的深刻铭记。
这一成果,离不开《金秋诗社》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社长朱春城及几位副社长带领着诗友们,秉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这六册诗集。他们不仅为老三届的知青们开创了先河,更为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这一代人,虽历经风雨,却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金秋诗雨》的入藏,不仅是诗社的荣耀,更是我们这一代知青人的骄傲。
附:外一首
贺《金秋诗社》六周年暨典藏双馆
文/陳奇
诗海扬帆六载秋,
千章撷韵颂神州。
春风漫卷文心盛,
双馆珍藏墨色稠。
注:以“扬帆”“撷韵”具象化诗社耕耘,“文心盛”呼应盛世文脉,“墨色稠”收束典藏之重,凝练诗社六年积淀与文化价值,尾句“稠”字暗合作品丰沛,兼具典雅与厚重感。
2025年6月4日
【作者简介:陈奇(笔名:高山流水)
退休后在吉林省老年大学艺术团合唱团团员
参加的诗社群:
青蒲诗书画协会会员
长春金秋诗社会员
长春市绿园区作家协会会员
长春新诗协会会员
本人一生酷爱文学创作】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