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里住了多少朋友?
文/风吹那蓝
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网络上的联系方式,往往是彼此相互关注,不知不觉地就成为了别人手机里的朋友。而又因为许多意外,变成了别人手机里的匆匆过客,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快递式的友情,常常短暂得没法深交。
初识时彼此都挺欣赏,觉得似乎找到了知音。于是感觉投缘的人,开始了频繁的网上交往......渐渐地,初识的喜悦褪去,接下来大概率就是保持着联系,慢慢的平淡,平淡到偶尔在节假日发个互致问候。直到某天,发现你发去的信息没有回应,你的心也凉了半截。几次如此,你也许会取关,删除那个偶然在网上认识的人,直到完全忘记。
许多这样曾经的“朋友”,都如同人海中的一朵浪花,因为意外与你相遇,然后又被你的记忆余热蒸发。当然,你还会与新的人相识、相交,还会不断地让你和他住进彼此的手机。
最让你受不了的是,某一天在网友的群间看到曾经相交互识的他或她,出于礼貌向其问好,对方居然回你一句“你是谁?”,你的心情骤降到冰点,根本没有心思再说什么,神伤地退出。
毕竟是相识于萍水,世态炎凉,谁又能记得谁?你们不过是曾经暂住在彼此手机里的“朋友”,确切地说,是彼此手机里的过客。我们往往抱怨知音难觅,却没有想一想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和心情去经营过友情。
刚才,我把自己手机里还住着的朋友,一个个迁移到纸质的笔记本上,备了一份。
我在想,能被人备份,友谊也就被备份了,就像潮汐退去后留在岸滩上的贝壳。不知道你们大家,又有多少朋友不只是仅仅住在彼此的手机里,而是住在对方的生活里,甚至生命里?
【作者简介】网名:风吹那蓝,海峡都市日报编辑,闲时喜爱古诗词。
【老丫文苑 :创始人】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