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高考日忽思谢安 /毛迎春
熊罴百万塞寒川
对弈抚琴作笑谈
遇变不惊真雅士
禅心自在水云间
(写于2024年6月6日)
注:公元383年11月,淝水之战大捷。时谢安正与部下对弈,闻报,唯言:晓得矣。面无喜悦之色,弈子如常!真千古风流雅士!亦不二通晓世情高人!
今小女高考,夜来竟多梦考题,醒来忽思及谢安,大惭!谢安面对前秦百万虎狼之师指挥若定,闻捷不喜形于色。而小女高考实寻常之事,然虽经百事,内心却难保平静,实俗子也!
刘志军点评:
《小女高考日忽思谢安》赏析
一、诗歌意境与典故化用
1. 首联“熊罴百万塞寒川,对弈抚琴作笑谈”
- 以“熊罴百万”喻前秦大军压境的险峻局势,“塞寒川”勾勒出兵临城下的压迫感。
- “对弈抚琴”化用谢安在淝水之战时镇定自若的典故,以“笑谈”凸显其处变不惊的雅士风度,形成“危局”与“从容”的强烈反差。
2. 颔联“遇变不惊真雅士,禅心自在水云间”
- 直抒胸臆,赞谢安为“真雅士”,以“禅心”“水云间”喻其心境淡泊、超然物外,暗合道家“静以观物”的境界。
二、创作背景与情感内核
注文点睛:诗人借谢安面对百万敌军“闻捷不喜”的典故,对照女儿高考前“多梦考题”的焦虑,及自身“内心难平”的感慨,以“大惭”“俗子”自嘲,暗含对“从容心态”的向往。
- 古今映照:将历史上的生死之战与当下的高考对比,以“寻常之事”反衬“心境修炼”的不易,抒发对“定力”与“淡然”的思考——外在考验的轻重并非关键,内心的安稳才是真境界。
三、艺术特色
- 以小见大:从女儿高考的日常琐事联想到历史典故,借“个人情绪”叩问“处世哲学”,平凡中见深意。
- 虚实结合:“熊罴百万”“对弈抚琴”是历史虚象,“多梦考题”“内心难平”是现实实感,虚实交织中凸显“修心”的主题。
- 语言凝练:用“塞”“作”“禅心”等词简笔勾勒画面,以“真雅士”“水云间”传递精神气韵,含蓄而余味悠长。
四、深层意蕴
诗歌表面写“羡谢安之从容,愧自身之凡俗”,实则暗含对现代社会“焦虑心态”的反思——无论是战争还是考试,外在压力始终存在,而“遇变不惊”的定力,恰是超越功利、抵达内心自在的钥匙。结尾的“自惭”并非自卑,而是对“修心之路”的自觉省察,充满东方智慧的谦逊与通透。
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卫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