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高考冲刺送锦囊
——再寄考生和家长
【之二】
文 // 杨浩然(北京)
【引子】
万万没想到,学校管天管地,还管你拉屎放屁。家长给孩子每次打电话,居然第一句问候是:“你今天拉屎了吗?”残酷的现实,变态的高压下学生时间被无限压榨,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偶读一则奇葩心酸的“拉屎自由”冲上热搜,背后的真相令人窒息。没想到,恐怖到拉屎会成为中学生难以启齿又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引发了广大家长的认同和共鸣。社会少有关注过,但它确实存在并且不容忽视。惊奇地发现,这届中学生已经拉不出屎了。这困扰原因便是根本没有时间上厕所。
无论人生历经多少磨难,生命中总会有束光,足以穿透黑暗。如果连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不顾,考那么好有什么用啊?一台台一切为学习服务的机器,在内卷畸形的教育下,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重压之下,正常的生理需求被压抑,学生的身心健康被忽视,学校只管升学率,就争分夺秒,把孩子按在书山题海里。青春期的冲劲,灵魂的自由与探索的热情,也一同被封印了。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的,到底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还是千篇一律的学习机器?这样的孩子能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教育的功利化、机械化,只要能出成绩,付出再多代价也在所不惜,哪怕这份代价,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扯个拉链,肌腱断裂。伸个懒腰,脖子断了。换个裤子,把腰闪了。中学时代健康被透支的恶果,再现一个东亚病夫吗?失去了童真的快乐,成为一具具只懂学习的机器,何其可悲!如果说孩子的成绩,需要用压抑生理需求来换,那么学习,会不会成为他们的噩梦?如果好成绩需要牺牲健康,那这样的鬼成绩,又有谁真正想要?为什么好学习与好身体,不可以同时并存?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美的答题机器,还是孕育能感知阳光、敬畏生命、敢于热爱的完整灵魂?
救救孩子!学校已经把学生时间压榨到零,家长还有必要残忍配合加码?我从来坚信人的智商有巨大差异,如果一粒黄豆压榨过度了会多出点油,但是一粒沙子就是压碎了也出不了油!孩子成绩是要天赋异禀的,能成才的都有稳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习惯。孩子成才则报效国家,成绩平平却膝下承欢,但求孩子身心健康品行端正足矣。
十年寒窗拼读苦
知识储备把剑亮
又到高考倒计时
情绪调节送锦囊
思想准备要跟上
一鼓作气战考场
冲刺指南非鸡汤
秘诀妙招细分享
望子成龙是常理
家长陪伴累够呛
大惊小怪不寻常
包容减压要商量
人生规划应得当
乾坤岂在高考上
智慧考生和家长
打破魔咒你最棒
A
一年一度升学季
中考高考应试忙
学子紧迫家长累
如临大敌太夸张
多年教师当校长
寄语考生和家长
曾经学霸老考生
经验共勉来分享
婆心苦口良言语
逢考临战多期望
充分备考倍重要
实用应考细细讲
学子题名上金榜
考出高分最理想
备考迎战启序幕
诚祝顺利如愿偿
B
先寄考生诉衷肠
端正心态第一桩
拿出应考必胜心
心理素质要加强
综合准备要跟上
知识储备全面广
吃好喝好营养良
作息规律睡眠香
生活调理体健康
忙中有序最恰当
方法习惯成定势
排除干扰勿紧张
冲刺阶段当释然
劳逸结合记心上
门门科目关关过
路路通畅写辉煌
心静清爽不张扬
负面情绪抛一旁
实事求是定目标
胸有成竹你最棒
复习方法要得当
查漏补缺梳理强
基础知识夯扎实
重点难点不漏网
临阵磨枪快又光
抖擞精神上考场
全力以赴第一场
再接再厉迎希望
考场规则遵守好
全神贯注莫慌张
心平气和阅答卷
做题发挥要正常
先易后难最妥当
书写整洁更流畅
仔细检查不漏答
切勿提前出考场
考好考孬不去想
趁空备考下一场
不管出现啥状况
怨恨自责不要讲
多年读书苦寒窗
好钢用于刀刃上
全力发挥或超常
黑马驰骋在考场
C
再写几句给家长
做好后勤和保障
莫给孩子施压力
暖心鼓励要跟上
家长树立好榜样
患得患失话莫讲
安慰孩子心不慌
不去批评多体谅
孩子自有主心骨
不要代替乱主张
干扰专注最荒唐
诚恳认真同协商
不出意外即成功
千方百计稳为上
考前考中和考后
家长当好司务长
按时起床闹钟响
餐饭及时换花样
文具证件都带上
预防生病保健康
日程安排多思量
成败常在细节上
疏忽导致新状况
切忌责怪乱嘟囔
提醒考生不多讲
绝对不要瞎嚷嚷
升学工程头一项
全力以赴应试忙
倾听理解多包容
家长关爱暖心房
如愿以偿圆梦想
榜上有名笑脸扬
【附录】
2025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这是一场既充满期待又倍感压力的挑战。
今年的高考形势较去年有诸多不同,在最后的几天里,如何科学备考、调整心态,家长又该如何做好后勤保障,都至关重要。
一、2025高考形势新变化。
1. 报名人数再创新高
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达到1450万 ,复读生人数预计超过500万,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像“毛坦厂中学”,2025届复读生人数突破2万大关,比去年激增8000人。人数的大幅增长,无疑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2. 八省首推新高考模式
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这8个省份,在2025年迎来第五批高考改革,实行“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1”是在历史、物理中选一门;“2”是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里选两门。新高考模式下的赋分制和志愿填报规则都与传统高考不同,考生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适应。
3.招生与报考限制调整
部分高校招生计划调整,甚至撤销一些专业。同时,部分高校限制报考身份,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只招应届毕业生,军队类院校和医学类本硕博连读专业大多也只招应届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部分高校明确不招文科生或对选科有严格要求。考生报考前一定要仔细查看目标院校招生章程。
二、考生冲刺策略
(一)复习策略
1. 回归基础,巩固核心:优先复习高频考点,语文古诗文默写、数学公式定理、英语高频词汇等要重点掌握,确保基础分不丢。每天花30分钟整理知识框架,如历史时间轴、地理气候分布图等,形成系统记忆。
2. 错题复盘,避免重复失误:将近2个月的错题按题型分类,如数学立体几何、物理电磁学等,分析错误原因。对于反复出错的题型,用“3遍法”攻克:独立重做、对照答案、口述解题思路 。
3. 限时训练,模拟实战:每天按高考时间做1套精选模拟卷,严格计时。训练时间分配,如语文作文留50分钟,数学压轴题限时20分钟。
4. 文科突击技巧:政治、历史整理热点专题;地理强化读图能力,每天速记1组易混淆概念。
(二)健康管理
1. 校准生物钟:每天23:30前入睡,6:30起床,适应高考作息。午休控制在30分钟内 ,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2. 科学饮食清单:早餐选择全麦面包、鸡蛋、牛奶;午餐为清蒸鱼或鸡胸肉、西兰花、杂粮饭;晚餐是豆腐汤、菠菜、小米粥。加餐可选核桃、蓝莓,忌奶茶、油炸食品。
3. 应急健康预案:准备藿香正气水防中暑、蒙脱石散防腹泻、布洛芬止痛。女生提前计算生理周期,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
(三)心理调节
1. 焦虑缓解技巧:每天早晚做5分钟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 。也可写“压力日记”,把担忧具体化并写出应对方案。
2. 积极心理暗示:设计个人口号,如“我已刷过50套卷子,足够应对了”。每天睡前回忆3件当天复习成果。
3. 暂时退出班级闲聊群:屏蔽传播焦虑的同学,与父母约定“高考话题时间”,如每天晚饭后15分钟。
三、家长助力指南
(一)注意沟通技巧
不要对孩子说“考不好人生就完了”这类话,也不要提及“隔壁小宇被保送”等内容。多肯定孩子,如“你比上周又进步了”。
(二)营造良好环境
在家中设置“高考应急包”,准备文具、证件复印件、常用药 。考试当天家长穿低调色系衣服,不穿新衣服,以免给孩子带来压迫感或不适。
2025年高考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考生科学备考、调整心态,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就一定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在此,衷心预祝2025高考的考生们,都能在考场上超常发挥,顺利考到自己梦寐以求、心仪无比的学校,开启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