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宫•石榴花•怨情•首曲•选自散套】
作者\翠柳
苦黄昏(落)日 点油灯,
对月夜(好)伤情。
这幽幽暗暗 恼窗明,
怨萦久 凝冷,更(笛)动悲声。
孤独镜里 花寂静,
照芳心、怎扰头疼。
夜来(前前后后)盘想 方才定,
倒不如 怨恨 咱早个两分清。
赏析:整体风格与情感基调
这首《中吕宫•石榴花•怨情•首曲》整体风格细腻婉约,情感基调哀怨惆怅,将一位女子在黄昏至夜晚的孤寂、愁怨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痛
苦与无奈。
“苦黄昏(落)日点油灯,对月夜(好)伤情”
“苦”字奠定了全曲哀怨的基调,黄昏日落的景象本就容易引发人的伤感,而此时还要点上油灯,更增添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对月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明月当空,本应是美好的时刻,但女子却“好伤情”,这种对比更突出了她内心的哀怨,将她的愁绪具象化。
“这幽幽暗暗恼窗明,怨萦久凝冷,更(笛)动悲声”
“幽幽暗暗”描绘出环境的昏暗、压抑,而“恼窗明”则以一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出女子对哪怕一丝光亮的厌烦,因为这光亮更衬托出她的孤独。“怨萦久凝冷”形象地写出了怨恨在心中久久萦绕,让她感到彻骨的寒冷。“更(笛)动悲声”,笛声本就容易引发人的愁绪,在这里笛声的响起,进一步触动了女子的悲伤,使她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和升华。
“孤独镜里花寂静,照芳心、怎扰头疼”
“孤独镜里花寂静”将女子比作镜中的花,美丽却孤独、寂静,无人欣赏。镜子本是反映真实的物品,但在这里却映照出女子的孤独,更增添了一种虚幻、凄凉的感觉。“照芳心、怎扰头疼”,女子的芳心被愁绪所扰,头疼也难以排解,形象地写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将她的愁怨具象化为身体上的不适。
“夜来(前前后后)盘想方才定,倒不如怨恨咱早个两分清”
“夜来(前前后后)盘想方才定”描绘出女子在夜晚辗转反侧、反复思考的情景,她的思绪纷乱,难以平静。最后“倒不如怨恨咱早个两分清”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她觉得与其这样痛苦地纠结,不如早点把怨恨分清,也许能减轻一些痛苦。这种想法看似豁达,实
则更透露出她内心的绝望和无奈,是她对现实无奈的一种妥协。
艺术手法
环境描写烘托情感:作者通过对黄昏、月夜、幽暗房间等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女子的哀怨之情,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
心理刻画细腻:曲中深入刻画了女子的心理活动,如“怨萦久凝冷”“夜来(前前后后)盘想方才定”等,将她的怨恨、痛苦、无奈等复杂情感层层展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语言质朴自然:整首曲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如“苦黄昏(落)日点油灯”“照芳心、怎扰头疼”等,通俗易懂,却能准确地表达出女子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首曲子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质朴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哀怨惆怅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在情感困境中的痛苦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