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象(八)
作者/梦秋
九十年代初
改革开放的浪潮波澜壮阔
我怀揣一个梦想
踏上了旅程
离开我的故乡
我从福建乘火车到江西南昌
经过安徽马鞍山
从芜湖乘轮船
沿长江向东抵达崇明
我在岛上住了一夜
第二天乘车摆渡到吴淞码头
然后打车到浦东
来到了风云变幻的上海滩
浦东是一片宽广的田野
一望无际
仿佛辽阔的草原
浦东当时正在开发
打桩的声音在空中回响
挖掘机忙于搬泥土
工地上呈现一片繁忙
正在改革开放的上海
曾经流行一句话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
反映了当时浦东浦西的情况
当时连接浦东浦西的交通
主要是两座大桥
杨浦大桥与南浦大桥
南浦大桥刚通车
还有古老的十六铺码头
加上延安东路隧道
关于传说中的上海
浦西是主要部分
东方明珠上海
我只在电影或电视上见过
除了外滩
我不知道是什么模样
我晚上去了外滩
浦西与浦东是天壤之别
外滩人流如潮
黄浦江边灯火通明
一片繁华的景象
这让我想起
影片中繁华的上海滩
我从上海转了一圈回来
匆匆忙忙
感觉上海太大了
这是我第一次去上海
上海滩留给我最初的印象
2025,5,28
作者简介
张积荣,笔名梦秋,生于闽东周宁。福建省宁德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涉及青春、爱情、亲情、乡愁、历史、人物传记、文学评论。诗歌作品散见《诗意人生》《福建作家》《安徽文学》《青春诗刊》《国色天香》《青年文学家》《安徽诗歌》《长江文学网》《世界爱情诗刊》《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诗集,北京团结出版社)《月下陌堂》《中国百年诗歌精选》(北京团结出版社)《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中国最美游记2023卷》等杂志诗刊、诗歌选集、网络媒体及百度文库。诗观:诗歌是心灵的语言。微信号13501786160
《中国诗人》都市头条
顾问:
樊小纯(作家,诗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复旦才女,同济大学博士)
金铃子(诗人,中国作协会员,《诗刊》第二十四届青春诗会诗人,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曾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
胭脂茉莉(诗人,作家,现代禅诗研究会会员)
编委:
昊昊(青年女诗人,哈佛大学博士),吴垠,梦秋,依然,自由女神,胭脂茉莉,王占民,王安国,阿琼,宋曰美
朗诵艺术总策划:
刘新星(宋庆龄特型演员)
朗诵团团长:刘新星
主播:
刘新星,吴海燕(湖北大学特聘教授),金大姐,清平,张玲,吕志宽,醉清风,郭荣清,蓓蓓,詹惠琴,泓历
20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