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套文学”,邀你一同徜徉文学的海洋。这里有诗词歌赋的婉转悠扬,散文的细腻柔情,小说的跌宕起伏,更有摄影书画的灵动之美。无论你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皆能在这方天地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共鸣,一起领略河套文学的豪放魅力。
2025年“乌兰布和奏响绿色
新乐章”主题暨李庆光摄影
作品专辑——“沙漠人参”
肉苁蓉
文/李庆光
序
在时光的长河中,乌兰布和沙漠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荒凉与孤寂。然而,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它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蜕变,宛如一只涅槃重生的凤凰,向着葱郁的绿海振翅高飞,书写着震撼人心的壮美史诗。
踏入乌兰布和沙漠,那广袤无垠的金色沙海扑面而来,似是大自然用最浓烈的色彩勾勒出的一幅画卷。但在这看似荒芜的表象之下,却隐匿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奇迹。甘草、花棒等珍贵植物在沙砾间顽强扎根,它们纤细却坚韧的身躯,宛如沙漠中的绿色精灵,用不屈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力量。那星罗棋布的湖泊,恰似镶嵌在沙海中的颗颗明珠,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与黄沙,灵动而深邃,为这片死寂的沙漠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独特的土壤条件与黄河水,为磴口肉苁蓉搭建了茁壮成长的温床。2020 年 9 月,磴口肉苁蓉凭借其超凡品质,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沙漠人参”的美誉实至名归。如今,沙漠腹地的肉苁蓉种植基地郁郁葱葱,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无私奉献的最好馈赠,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例证。
回首往昔,乌兰布和沙漠曾是风沙肆虐的“沙害之源”,如今却成功实现了从“沙害”到“沙利”的华丽转身。内蒙古王爷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钧介绍,这里近 230 万亩的沙漠已披上了充满生机的绿装。当地遵循自然规律,秉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科学原则,精心构建起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这一伟大举措不仅提升了森林覆盖率,更为当地居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实现了治沙与治贫的完美融合,描绘出一幅“人进沙退”的绿色诗行。
2003 年,王爷地公司团队怀揣着对绿色未来的憧憬与决心,毅然进军沙产业,踏上了充满荆棘与挑战的探索征程。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功攻克人工接种肉苁蓉产业化技术难题,为沙产业的蓬勃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2006 年,公司高瞻远瞩,以沙漠为舞台,肉苁蓉为核心,精心打造沙产业。他们构建起沙生动植物种养链,推出了涵盖五大系列 20 多个产品的丰富产品线,品牌声名远扬,成为内蒙古著名商标,在市场上树立起了卓越的口碑与形象。
2020 年,公司积极引进四翅滨藜容器苗进行试验,通过规范化栽植和机械化接种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亩产肉苁蓉可达 300 公斤以上的有效成果。奏响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的美妙乐章。
2023 年 5 月,“四翅滨藜人工规范化栽植及机械接种肉苁蓉”项目顺利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标志着公司在沙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球沙漠治理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
2023 - 2025 年,公司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创新提出“光林药牧”一体化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模式。该模式将光伏新能源、防沙治沙、中草药产业和林下养殖业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经济循环体系。同时,公司还创建了肉苁蓉全产业链四大品调控体系,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为世界沙漠治理树立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典范。
“苁蓉。”这株扎根于沙漠深处的中华九大仙草之一,素有“沙漠仙草”的美誉。它不畏风沙的侵袭、骄阳的炙烤和寒夜的凛冽,以顽强的生命力诠释着坚毅与不屈。正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苁蓉拥有诸多珍贵药用功效,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无价瑰宝。在乌兰布和沙漠,苁蓉精神如同一座璀璨的灯塔,照亮了沙漠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前行之路。它不仅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奋斗精神,更为全球沙漠治理贡献着宝贵的中国经验,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乌兰布和沙漠的绿色变革中,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每一片绿色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
今天,摄影家们用镜头定格下这一伟大进程中的精彩瞬间,让更多人领略到乌兰布和沙漠的绿色魅力。相信在未来,乌兰布和沙漠的绿色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希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

作者:李庆光。1976年参加工作到内蒙古黄河工程管理局(磴口县)。1986——2002年任局工会干事、副主席、主席职务,爱好摄影。
曾在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日
报、中国水利报、内蒙古水利杂志,
发表过多幅图片作品。2017年退休后
加入巴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巴市政协
书画院院士,内蒙古旅游摄影家协会
会员。
摄影作品获奖情况:
1994年获中国水利部《全国水利
艺术节摄影优秀奖》,2018年获中国
摄影家协会《城市、故事》年度入选
奖,2020年获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四
季美全国旅游摄影收藏奖》,2022年
获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亮丽北疆、向
美而行”风光摄影奖,多幅图片作品
被巴市及旗、县画册录用。
第一篇章
《沙海生命奇迹的摇篮》


四翅滨藜大棚育苗


四翅滨藜灌木嫁接的肉苁蓉



茁壮成长的幼苗

第二篇章
《扎根大漠、点沙成金》

沙海苁蓉
马慧玲
瀚漠消痕绿梭挺,苁蓉匿影暗流香。
盈畴锦壤接穹昊,产业治沙书丽章。

家族型生长的肉苁蓉




苁蓉花似少女

第三篇章
《苁蓉精神、熠熠生辉》




“爱”的。繁衍


西江月·瓜乡儿女绘乾坤
马慧玲
漠野铺开绿锦,梭梭缝入芳春。
苁蓉焕彩漫香尘,尽显风姿逸韵。
遥忆沙吞河套,今看绿富同臻。
瓜乡儿女绘乾坤,书就青山诗蕴。

顾 问:林乐常 崔 健 沈海荣
指导老师:崔健 沈海荣 李春平 李庆光
主 编:马慧玲
副 主 编:李庆光 柳培娜
周明霞
编 辑:牧羊姑娘
本期供稿:李庆光,马慧玲
摄 影:李庆光

投稿须知:
一、投稿内容涵盖古典诗词(律、绝、词、)、散文、诗歌、戏剧、短小说等文学作品,以及摄影、书画作品。
二、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思想健康、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
2、投稿必须是原创,文责自负。
3、审稿依中原音韵,中华通韵必须标注。
三、投稿方式电子邮箱:mahuiling6899@126.com。
期待大家踊跃投稿,用您的才华与创意为《河套文学之舟》微刊增添光彩。
谢谢您的欣赏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