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长天简评】:这首词整体上古今交融,立意新颖。以端午为切入点,打破传统怀古诗的沉郁基调,将屈原的爱国情怀与现代科技、生活场景巧妙勾连,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具时代活力,构思独特,意境开阔。意象灵动,笔法跳脱。 上阕“午月、远雾、夏风、云霞”营造朦胧悠远的时空感,“楚国” 二字穿越千年,将端午的地域起源与眼前景致叠合,虚实相生。 “角黍崇祀” 概括端午食粽、祭祀的传统,“休恨” 二字陡转,以劝慰屈子的口吻,引出 “九天(太空)属于中华” 的豪情 —— 既呼应屈原《天问》的探索精神,又暗指现代航天成就,古今精神一脉相承,妙在无痕。 下阕,“当醉” 二字诙谐洒脱,假设屈子目睹今日盛景。“月宫掏土” 化用嫦娥五号月球采样任务,“海波花” 或指航天事业如浪花翻涌,将科技壮举转化为诗意表达,想象奇崛。接着 ,“竹西”与 “云漫” 构成水墨意境,“谁唱” 以设问引出画面,既呼应端午习俗,又以 “曦光拾翠” 的诗意收束,余韵悠然。 此词以 “古今对话” 为内核,用传统词牌书写现代精神,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含蓄之美,又赋予端午题材新的时代内涵,堪称 “旧瓶装新酒” 的成功尝试。尤其 “九天兮正是中华” 一句,气势豪迈,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民族自信,实为全篇点睛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