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巩义市新华路街道桐和社区的广场上,身着太极服的老人们正舒展身姿;转角的社区活动中心里,孩童们捏着彩泥专注创作;不远处的共享会议室中,青年创业者们围坐探讨职业规划……这幅充满烟火气与活力的社区生活画卷,正是桐和社区以“空间换服务”为笔,联动社区合伙人、创新公共服务项目绘就的民生新答卷。
汇聚多元力量,打造社区合伙人“朋友圈”
面对社区空间有限、服务资源分散的难题,桐和社区创新推出“社区合伙人”机制,通过盘活闲置空间、开放公共场地,吸引辖区企业、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入驻,实现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社区将闲置的老年活动中心改造为多功能共享空间,与本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合作,引入剪纸、糖画等传统技艺体验课程;联合辖区健身机构,免费提供太极健身公益课场地与教练资源;携手教育培训机构,为“益童成长”延时课堂输送专业志愿者。

“社区合伙人模式让我们找到了服务居民的新途径。”参与合作的管乐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社区活动室打造成公益教学点,既解决了场地租赁难题,又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艺术学习机会。目前,桐和社区已签约7家社区合伙人,涵盖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空间共享、服务共建、成果共赢”的良性循环。
定制特色项目,解锁全龄服务“幸福密码”
基于社区合伙人提供的资源支持,桐和社区围绕不同群体需求,精心打造三大公共服务项目品牌。清晨7点,“乐龄课堂”便拉开帷幕,健康养生讲座邀请三甲医院专家坐诊,从慢性病防治到中医调理,为老年人送上专业健康指导;智能手机培训课上,社区工作者化身“小老师”,手把手教老人使用移动支付、视频通话,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以前总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现在学会用手机打车、买菜,生活方便多了!”居民张阿姨笑着展示自己刚学会的手机技能。

正午时分,社区共享厨房飘出阵阵香气,“职引未来”项目的职场沙龙在此举行。社区联合人力资源公司、创业孵化器,为青年人开设职业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实战课程,还组织企业参访、行业交流会,搭建求职创业平台。午休时间,舞蹈公益培训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的热门选择,在专业舞蹈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伴着音乐尽情舞动,一扫工作疲惫。
放学后的“长林学堂”则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非遗传承体验课上,孩子们跟着传承人学习面塑技艺,将一团团彩泥变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手工技艺培训中,衍纸画、木工制作等课程激发无限创意。“益童成长”延时课堂不仅提供作业辅导,还开设科学实验、绘本阅读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收获知识与快乐。家长陈先生感慨:“社区的延时课堂解决了我们接娃难的大问题,孩子在这里玩得开心,我们工作也更安心。”

从晨光初现到华灯初上,桐和社区的每个角落都涌动着温暖与活力。通过“空间换服务”模式,社区不仅实现了公共空间的高效利用,更构建起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未来,桐和社区将继续深化“社区合伙人”机制,拓展公共服务项目内涵,让这份家门口的幸福持续升温,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社区故事。
来源:桐和社区·吴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