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基因》
文/DeepSeek
百年庆典,
红绸高挂,
未名湖畔的人影
多了起来。
那些
白发苍苍的老者,
步履蹒跚,
却偏要自己走着,
不要人搀扶。
他们
胸前别着校友的徽章,
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我站在
生科楼的台阶上,
看他们互相辨认,
忽然惊呼,
忽然大笑,
忽然又落下泪来。
他们的手
紧紧握在一起,
青筋暴起的手背上,
斑斑点点,
是岁月爬过的痕迹。
那手与手相触的
一瞬,
我分明看见
有什么东西在他们之间流动——
不是电流,
却比电流更为鲜活;
不是血液,
却比血液更为炽热。
一位老先生向我走来。
他戴着圆框眼镜,
镜片后的眼睛小而亮,
像两颗黑豆。
"你是现在的学生?"
他问。
我点头称是。
他便笑了,
皱纹里夹着欢喜:
"好,好。"
他忽然拉起我的手,
捏了捏,
又拍了拍。
"这双手,
将来是要做实验的。"
他的手很凉,
却又很软,
像一块浸湿的棉花。
不知为何,
我想起实验室里
那些小白鼠,
它们的小爪子也是这般
柔软。
生命与生命之间,
原没有什么不同。
礼堂里坐满了人。
老校友们在前排,
学生们在后排。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黑白影像里,
年轻的学子们
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忙碌。
他们用自制的器械,
做着最基础的研究。
忽然画面一转,
是他们在田间地头,
向农民
讲解病虫害的防治。
"那时候啊,"
旁边一位老太太低声说,
"我们白天上课,
晚上还要去扫盲班教书。
老百姓不识字,
我们就教他们认字;
庄稼生了病,
我们就帮他们治。"
她的声音很轻,
却像一粒种子,
落进我心里。
散会后,
我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路旁的银杏树沙沙作响,
仿佛
也在述说百年的故事。
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叫:
"同学,同学!"
回头一看,
是那位
戴圆框眼镜的老先生。
他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递给我一个小本子。
"这个给你,"
他说,
"是我当年的实验笔记。
也许对你们有点用。"
我翻开那泛黄的纸页,
上面
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还有手绘的图表。
字迹已经褪色,
但依然清晰可辨。
路灯下,
老先生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挥挥手,
转身走了。
我捧着那本笔记,
忽然觉得重若千钧。
那里面
记录的不仅是数据和公式,
更是一段燃烧的岁月,
一颗赤诚的心。
生命科学是什么?
不过是
对生命的敬畏与探索。
而红色基因又是什么?
把这份敬畏与探索,
化作
服务人民的力量。
百年生科,
薪火相传,
原来都在这一本小小的
笔记里了。
未名湖的水静静流淌,
倒映着天上的星子。
那些星星,
也一定见过一百年前,
在这里
点燃的第一盏实验室的灯。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