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岛游记
清心阁
2017年7月2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踏上了一段充满期待的旅程。此次借着去抚远舅家参加表弟女儿婚礼的契机,我终于有机会游览那片具有特殊意义的土地——黑瞎子岛。这片在2008年我国成功收回的领土,如同一块神秘的宝藏,一直吸引着我前去探寻。
清晨7点多,我驾车载着姐姐、外甥女冬冬和外孙子小宇从抚远出发,一路上心情格外舒畅。大约40分钟后,顺利抵达乌苏镇哨所。值得庆幸的是,东极广场和黑瞎子岛全部对外开放,让我的行程更加完美。登岛的门票每人60元,在此要特别感谢同江旅行社丁总的大力协助,为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黑瞎子岛众多的景观中,东极宝塔无疑是最为醒目的标志性建筑。它采用八角形塔身,尽显汉唐风格,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共有9层。宝塔下的广场更是气势恢宏,布设着60根青石盘龙浮雕柱。其中周边的56根代表着中华56个民族,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另有4根擎天精雕龙柱设置在塔基四角,彰显着庄重与威严。广场的两个极点分别布设着龟和麒麟,它们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岛上还有一处意义非凡的地方,那便是2008年中俄对主权确认后设立的边界界碑。当我站在界碑前,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一块石碑,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安宁。
除了界碑,岛上还有原俄罗斯驻北代岛(中方称黑瞎子岛)哨所遗址以及黑瞎子岛南端的俄罗斯教堂。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黑瞎子岛曾经的沧桑变迁,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碰撞。漫步在这些遗址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当然,黑瞎子岛上我国新建的哨所和营房也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的强大与自信。整齐的建筑,威严的哨兵,无不彰显着我国对这片领土的有效管辖和守护。站在营房前,看着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离开黑瞎子岛,我来到了与它隔江相望的东极广场。这里位于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交汇处,占地3.6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多种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一进入广场,那座高达39.5米的东极极标雕塑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由白钢制作而成,环绕四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特大的“東”字,而东字上面金黄色的大圆球则象征着太阳,寓意着这里是中国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极标下是巨大的大理石中国地图,站在地图旁,仿佛将整个中国都踩在了脚下,让人不禁心潮澎湃。
广场上的太阳亭简洁美丽,它是观看日出的绝佳亭楼。想象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身上的那一刻,该是多么的美好与惬意。而东方第一哨就位于我国最东端的抚远乌苏镇,这里是全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1984年,胡耀邦为乌苏镇和边防战士提写了“英雄的东方第一哨”,这座哨所濒临清澈的乌苏里江,隔江与俄罗斯相望,还被命名为“华夏东极”。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观日出、看雪景,感受着祖国最东端的独特魅力。哨所前金色照壁上“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几个大字,更是展现了边防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抚远的这段时间,我不仅领略到了黑瞎子岛和东极广场的壮丽景色,还与师范同学陶忠宪来了一场温馨的小聚。多年未见,我们相谈甚欢,回忆着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感慨时光的飞逝。更让人惊喜的是,我还偶遇了画家卢云亭,晚上我们一起聚餐,在餐桌上,大家畅谈艺术、人生和旅行的感悟,气氛十分融洽。
中俄共拥的黑瞎子岛真的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在这里,既能瞭望俄罗斯欧洲异域风情,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韵味;又能享受三江湿地吹来的徐徐微风,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强调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如今看来,这片土地正朝着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的方向稳步前行。
这次黑瞎子岛之旅,让我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景,也让我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相信未来黑瞎子岛一定会开发的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