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0年5月24日,布罗茨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1955年开始创作诗歌,197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后移居美国,曾任密歇根大学驻校诗人,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77年加入美国籍,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诗集《诗选》《言论之一部分》《二十世纪史》《致乌拉尼亚》、以及散文集《小于一》等。1996年1月28日,布罗茨基在纽约因心脏病突发于睡梦中离世,享年56岁。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 ①
约翰·邓恩睡着了,睡着的还有周围的一切。
睡了,墙壁,地板,床和画,
睡了,桌子,地毯,门闩,挂钩,
整个衣柜,碗橱,蜡烛,窗帘。
一切都睡着了。玻璃瓶,杯子,脸盆,
面包,面包刀,瓷器,水晶器皿,餐具,
壁灯,床单等用品,床头柜,窗玻璃,钟表,
楼梯的台阶,大门,夜的归处。
夜无处不在:角落里,眼里,被窝里,
纸的中间,桌上,拟好的讲稿中,
在它的词语里,在劈柴里,在火钳上,在
凝固壁炉的墙角里,在每一个物体那里。
在坎肩、矮靿皮鞋里,在丝袜里,在阴影里,
在穿衣镜后面,在床上,在椅子背上,
还在脸盆里,在十字架上,在床被单里,
在门口的扫帚里,在拖鞋里。这些都睡着了。
一切都睡了。窗户。包括窗户上的雪。
邻居洁白的斜屋顶。它的雕饰
像一块桌布。整个街区都已入梦,
被窗棂方格致命分割的那个梦。
穹顶、墙壁、窗,这一切都睡了。
鹅卵石、铺路方木,天花板格栅,花坛。
晨曦尚未映射,车辙尚未吱吱响……
围墙、橱窗、铁链、石墩。
睡了,铁门、门环、门把手、门挂钩,
门锁、门闩,门钥匙、门插销。
听不见一点儿低语、沙沙或敲门声。
只有雪的撕拉声。都在熟睡。黎明尚早。
睡了,监狱、城堡。沉睡的还有
鱼摊上的鱼鳞。睡了,切成大块的猪肉。
睡了,房子,院子。拴着狗链的狗也睡了。
地下室里的猫也睡了,支愣着耳朵。
老鼠和人,都在睡觉。伦敦睡得很死。
港口的帆船睡了。夹带着冰雪的海水
睡梦中随着船身摇晃,说着梦话,
与远处熟睡的天空融为一体。
约翰·邓恩睡着了。还有大海陪他一起。
白灰般的海岸在海面上睡着了。
整座岛屿睡得像被裹紧的一个梦。
每一个花园都被严寒般的苦痛覆盖。
槭树、松树、榆树、冷杉、云杉都在沉睡。
睡了,山坡、山间溪流和山中小径。
狐狸、野狼也睡了。熊也钻进了被窝。
雪在熊洞的入口堆成了雪堆。
飞鸟也睡了。再听不见它们的鸣唱。
乌鸦的聒噪也听不到了。这个夜,亦听不见
猫头鹰的笑声。英格兰大地一片静寂。
星星闪烁。老鼠的行走带着忏悔。
一切都睡着了。所有的逝者
躺卧在棺材里。睡得安详。那些睡在床上
活着的人们,睡在自己睡袍的海洋里。
一个一个地。很香。相拥而卧。
一切都睡着了。河流、山峦、森林都在酣睡。
野兽、鸟类、阴间地府、人世间全都睡了。
唯独银白色的雪花在夜空飞舞。
但雪花睡了,睡在所有人的头顶之上。
天使也睡了。躁动不安的世界
仿佛圣徒被遗忘在梦里——因为他们神圣的耻辱。
地狱睡了,美丽的天堂也睡了。
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刻离开家。
上帝睡着了。此刻,大地陌生。
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痛苦。
连魔鬼也睡着了。与之相伴的敌意
也躺在英格兰的旷野里睡着了。
骑手睡了。大天使睡着了,抱着大喇叭。
马也睡了,梦里它跑得从容不迫。
所有的基路伯②——挤作一团,
相互簇拥着,睡在保罗教堂的拱门下。
约翰·邓恩睡着了。沉睡,诗行未醒。
所有的意象,所有的韵脚都睡了。无论强烈、纤弱
都无处找寻。恶习、哀愁、罪孽,
都一样安宁,各归其命。
一段又一段诗节,好像亲近的弟兄,
哪怕是相互说个悄悄话:也请稍稍挪开点儿距离。
但是每个人离天堂之门如此遥远,
每个人都如此贫穷、空虚;如此纯洁,他们——像一个整体。
所有的诗行都睡了。睡了,抑扬格严谨的穹顶。
抑扬格们睡了,卫兵一样,东倒西歪。
他们中间,忘川之水的幻境也睡了。
紧随其后,另一个沉沉入睡的还有——荣耀。
所有的苦难都睡了。痛苦沉沉入睡。
恶习睡了。善恶相拥。
先知们睡了。灰白色的降雪
天空中在寻找细微的黑斑。
一切都睡着了。书堆沉沉入睡。
语言之河覆盖遗忘的冰,睡了。
所有的河流携带水中的全部真相,睡了。
它们的支流睡了;它们支流的支流勉强在流淌。
一切均已沉沉入睡:圣徒、恶魔、上帝。
它们邪恶的奴仆。它们的朋友。它们的孩子们。
只有雪在路上的泥泞里瑟瑟作响。
整个世界再无任何声息。
可是,听!你听到了——那里,在寒冷的黑暗中,
有人在那里哭泣,有人可怕地喃喃絮叨。
那里,有人要面对整个冬天。
他于是哭泣。幽暗中是有个人在那里。
哭声如此尖细。尖得简直像一根针,
可没有线……他如此孤单地
在雪地里飘动。到处是严寒、冷雾……
将黑夜与黎明缝合在一起……如此高远!
“到底是谁在那里哭号?是你吗,我的天使。
你等待归来,在雪里等待,像等待夏天,
等待我的爱吗?……你在黑暗中走回家。
是你在幽暗中尖叫吗?”——无人回答。
“不是你们在那里吧,大天使们?”冲着这些眼泪
让我想起忧伤的大合唱。
不是你们下定决心突然要离开
我沉睡的大教堂吗?不是你们吗?不是你们吗?——沉默。
“不是你吗,保罗?尽管,你的嗓音
被粗粝的言语磨得实在太糙。
不是你在黑暗中耷拉着花白的头
并在那里哭泣吧?”——但只有一片沉寂袭来。
“在这里,不是那只到处赫然可见的大手
在黑暗中把视线遮蔽的吗?
不是你吗,上帝?纵然我的思想愚昧,
可是这哭腔未免太高”。
沉默。寂静。——“不是你吗,加百列③,
吹响喇叭,谁在大声呼喊?
但无论如何只有我一个人睁开眼睛,
骑手们正给自己的马备好马鞍。
一切都已沉睡,在密不透风黑暗的怀抱。
猎犬已成群从天而降。
不是你吗,加百列,隆冬时节
你在这里哭号,独自一人,黑暗中,吹着喇叭?”
“不,这是我,你的灵魂,约翰·邓恩。
这里,我一个人在天空之巅哀悼
哀悼用自己劳动所创造的锁链
情感、思想等一样沉重的物体。
带着这个负担,你能够完成一个飞行
在欲望之中、在罪孽之中,诸如此类。
你成为了一只鸟,看见你的子民
到处都是,所有的,在屋顶之上飞起。
你看见了所有的海洋,全部遥远的疆土。
你让地狱熟了——在自己内心,然后——在现实里。
你甚至还看见了非常明亮的天堂
在一个所有欲望中最悲伤的镜框中。
你看见了:生命,它仿佛是你的岛屿。
你与这片海洋相遇:
四周只有黑暗,只剩下黑暗和咆哮。
你绕着上帝飞行一圈随后掉头飞走。
但是这个负担不让你高飞,
这个世界从何而来——只有一百座宝塔
还有些绶带一样的河流,从那里往下看,
这可怕的审判根本不可怕。
那里,在那个国度,气候没什么变化。
从那里来的一切,仿佛倦怠中一个病恹恹的梦。
上帝从那里来——只有窗口的一盏灯
犹如最遥远房子里雾蒙蒙的黑夜。
旷野依旧。不是犁铧耕种它们。
不耕种岁月。也不耕种世纪。
四周,单调的森林墙一样耸立,
只有雨水在高大的草丛里跳舞。
那第一个樵夫,他干瘦的马驹
跑进草丛里,在阴森森密林中乱走一气,
勉强爬到一棵松树那里,突然看见一团火
在自己的山谷里,在躺卧的远方。
一切,一切都在远方。这里是一个不清不白之地。
宁静的目光滑过远处的屋顶。
这里多么明亮。听不见狗叫。
教堂的钟声也完全听不到。
他将明白,一切都在远方。他将马头
猛地转向森林。
旋即,缰绳、雪橇、夜晚,他自己
还有可怜的马儿——一切均成为一个圣经的梦。
好吧,我哭啊哭,没有出路。
我注定要变成这些石头。
我回不去肉身那里。
我只能像一具死尸飞到那里。
是的,是的,独自一人。遗忘你,我的光明,
在潮湿的大地上,永生遗忘,游向
徒劳渴望之痛苦,那之后,
才能用自己的肉身去缝补,将离别缝合。
但,你听啊!当我的哭声搅扰
你此地的夜宿,——它飞入黑暗,未融化,
缝合我们这里的离别之苦,雪,
还有来来回回的松针,松针在飞。
不是我在号叫——你在哭,约翰·邓恩。
你一个人躺着,碗碟都在厨柜里,
当雪飞进沉睡的房子,
当雪飞进那里的黑暗里。”
跟鸟儿似的,他睡在自己的巢里,
将自己纯洁的道路和最美好生活的渴望
一劳永逸地托付给了那颗星星,
它现在被一团乌云遮蔽。
像鸟儿一样。它的灵魂纯洁,
文雅之道,尽管肯定原罪不免,
却比乌鸦的巢更自然
在空空如也的灰椋鸟群之上。
像鸟儿一样,他会在白天醒来。
现在——躺在白色被单之下,
那里缝进了雪花、缝进了梦
在灵魂和睡着的身体之间的空间。
一切都已沉睡。但是等待的还有
两三首诗龇着一嘴豁牙,
文雅的爱——只是一位歌手的职责,
精神的爱——不过是祭司的肉欲。
是哪一位的车轮才不会被这些水浇淋,
世间它总归要磨好的还是那些面粉。
毕竟,假如可以与某人分享生活,
那谁又与我们分享我们的死亡?
这块布上有个窟窿。任何人,想的话都能突破。
四面八方均可。他将离开。还会再回来。
只差猛地一冲!只有苍穹
幽暗中有时拿起裁缝的一枚针。
睡吧,睡吧,约翰·邓恩。快入梦吧,别折磨自己。
旧式长衫破破烂烂。沮丧地垂挂。
你看,云团里探出头的正是这些年
守护着你的世界的那一颗星星。
注:
①布罗茨基早年的一首诗,写于1963年3月7日,是为纪念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John Donne, 1572– 1631)所作的一首哀诗。
②基路伯,圣经中的智天使。
③加百列,英文Jibril,本为炽天使,后成为大天使长,位列天堂重要的警卫长职位,担任整个天界的警戒工作,传信为其主要职能。他吹响喇叭,意味着死者复活。

骆家,诗人、翻译家。出版诗集四部,译著苏联、格鲁吉亚诗人塔比泽诗选《奥尔皮里的秋天》、俄国屠格涅夫中篇小说集《初恋》《春潮》、俄罗斯诗人根·艾基《旷野-孪生子 艾基诗选》、艾基文集《隔空对谈》、俄罗斯儿童作家米·伊林《万物故事集》之《十万个为什么》《时间的故事》《书的故事》三部、俄罗斯儿童作家比安基《森林报》(四卷)等。获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2021-2024)第二名。主编《新九叶集》(与金重)、《新九叶·译诗集》(与姜山)。居北京。

让我对南方的钟情
成为绝世的传奇
——西渡
南方诗歌编辑部
顾问:
西 渡 臧 棣 敬文东 周 瓒 姜 涛
凸 凹 李自国 哑 石 余 怒 印子君
主编:
胡先其
编辑:
苏 波 崖丽娟 杨 勇
张媛媛 张雪萌
收稿邮箱:385859339@qq.com
收稿微信:nfsgbjb
张淼|致苏格拉底——读柏拉图《理想国》手记
投稿须知:
1、文稿请务必用Word 文档,仿宋,11磅,标题加粗;
2、作品、简介和近照请一并发送;
3、所投作品必须原创,如有抄袭行为,经举报核实,将在南方诗歌平台予以公开谴责;
4、南方诗歌为诗歌公益平台,旨在让更多读者读到优秀作品,除有特别申明外,每日所发布的文章恕无稿酬;
5、每月选刊从每天发布的文章中选辑,或有删减。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2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3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4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5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6月目录
谭毅|羽毛与泳姿
张淼|致苏格拉底——读柏拉图《理想国》手记
李云枫|在黑夜到来之前,你将一束光放入他的眼睛
洛白|如同一段被遗忘的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