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建群作品
《小令·盛夏吟怀 》 二阕
一.
☘️《卜算子·莲花解语》
(步韵和墨德诗友)
雅逸出污泥,远俗方知善。
湔水临风送暗香,西子轻纱浣。
美艳绝尘寰,对此闲愁散。
造化多情解语花,盛夏心头绽。
❊ ❊ ❊ ❊ ❊ ❊
🌹【吉特赏析】
《卜算子·莲花解语》以莲花之雅逸超脱,喻人品性之高洁。词中“出污泥而不染”之句,寓意深远,赞颂清廉自守之美德。临风送香、西子轻纱之喻,更添意境之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盛夏荷塘,感受那份清新脱俗。结尾以“造化多情解语花”点题,赞莲花为盛夏心头之花,既抒发了对莲花的喜爱,也寄托了作者的高洁情怀。词作意境优美,用词简练,韵味十足。
❊ ❊ ❊ ❊ ❊ ❊
二.
☘️《踏莎行·炎夏诗心》
蒲扇方寻,薄衫又换。
槐斋午寐清凉汗。
远山云岫引遐思,
丝丝缕缕愁难剪。
静水无香,残年有限。
几多世相惊眸变。
澄怀挚念仄平追,
二安吾友诗中见。
❊ ❊ ❊ ❊ ❊ ❊
🌹【吉特赏析】
《踏莎行·炎夏诗心》描绘了炎夏的生活情景与内心感受。上阕通过蒲扇、薄衫等细节,表现了夏日的炎热与寻求清凉的渴望,同时远山云岫引发了无尽的遐思与愁绪。下阕则转向对人生世相的感慨,以“静水无香,残年有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以追求诗韵、怀念“二安”(李清照、辛弃疾)作结,展现了诗人对诗词的挚爱。词作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韵味。
🔸🔸🔸🔸🔸🔸🔸🔸🔸
🔸🔸🔸🔸🔸🔸🔸🔸🔸
王建群作品
踏莎行三阕
☘️一. 《端阳骋怀》
老柳垂丝,新荷入画。
湖山绚彩消魂夏。
荼蘼开到扰心时,蔷薇满院香风乍。
艾草驱邪,端阳乐暇。
离骚掩卷长吁罢。
欣闻陌上麦禾香,丰年厚获真无价。
❊ ❊ ❊ ❊ ❊ ❊
🌹【吉特赏析】
《端阳骋怀》一词,以景起兴,意境悠远。上片通过“老柳垂丝,新荷入画”勾勒端阳初夏之美景,再以荼蘼、蔷薇之香,增添韵味,引出时节之感。下片转至节日氛围,艾草驱邪,乐享端阳,自然过渡到对丰收的期盼与喜悦。词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敬仰,以及对丰收的美好祝愿,短小精悍,意蕴深远。
❊ ❊ ❊ ❊ ❊ ❊
王建群作品
☘️二.《端午又六一》
绿草无章,红荷有伞。
芭蕉和雨声声慢。
端阳思古费诗笺,
儿童笑脸葵花绽。
季候如梭,蛇年又半。
黄昏但喜彤霞绚。
农家五月麦收忙,
珍珠难比辛劳汗。
❊ ❊ ❊ ❊ ❊ ❊
🌹【吉特赏析】
《端午又六一》以自然景物起兴,绿草红荷、芭蕉雨声,绘就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诗词融合端午与六一意蕴,儿童笑脸如葵花般灿烂,添了几分节日的温馨与欢乐。下旬笔锋一转,感叹时光飞逝,蛇年已过半,黄昏霞光绚烂中透出淡淡的时光哀愁。末两句聚焦于农家麦收的辛劳场景,以“珍珠难比辛劳汗”作结,情真意切,赞扬了农民的辛勤付出。诗意盎然,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 ❊ ❊ ❊ ❊
王建群作品
☘️三. 《炎夏诗心》
蒲扇方寻,薄衫又换。
槐斋午寐清凉汗。
远山云岫引遐思,
丝丝缕缕愁难剪。
静水无香,残年有限。
几多世相惊眸变。
澄怀挚念仄平追,
二安吾友诗中见。
❊ ❊ ❊ ❊ ❊ ❊
🌹【吉特赏析】
《炎夏诗心》描绘了盛夏时节的闲适与内心的淡淡愁绪。上阕“蒲扇方寻,薄衫又换”生动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人们应对的自然之举,“远山云岫”则引出了无尽的遐想与愁绪,意境幽远。下阕转而感叹时光易逝、世事多变,“澄怀挚念仄平追”表达了作者对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及与友人(二安)精神上的共鸣。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颇具古典韵味。
🔸🔸🔸🔸🔸🔸🔸🔸🔸
🔸🔸🔸🔸🔸🔸🔸🔸🔸
王建群作品
☘️《 七律·盛夏明湖 》二首
一.
柳岸弥荫碧水濛,明湖夏日焕新容。
风光四季可心赏,挚爱长随悦目从。
芳草曾堤藕花靓,丁香雨榭故人逢。
儿童结队七桥唱,魅力泉城诗意浓。
二.
寻诗揽胜足勾留,长作明湖竞日游。
时雨初晴水天碧,藕花乱放绿红遒。
曲桥折柳迎远客,画舫凌波惊鹭鸥。
四面荷风醺似酒,超然壮心百尺楼。
❊ ❊ ❊ ❊ ❊ ❊
🌹【吉特赏析】
这两首《七律·盛夏明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湖夏日的美景,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第一首通过柳荫、碧水、芳草、藕花等元素,展现了明湖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儿童欢歌更添生活气息,诗意盎然。第二首则从寻诗揽胜的角度切入,通过雨后初晴、藕花盛开、曲桥柳迎、画舫凌波等画面,生动描绘了明湖的多姿多彩,结尾以“四面荷风醺似酒,超然壮心百尺楼”升华主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心怀壮志的情怀。两首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是对盛夏明湖美景的佳作。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