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汉荣,诗人,散文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散文集《驶向星空》《家园与乡愁》《李汉荣散文选集》《点亮灵魂的灯》《河流记——大地伦理与河流美学》《植物记》《动物记》《牛的写意》《万物有情》《沧海月明》《睡眠之书〉《万物皆有欢喜时》《在星空下静坐》《外婆的手纹》《总有喜鹊待人来》《世间万物都在治愈你》《在更热烈的风里相遇》等。有100多篇散文入选全国各地小学、中学、大学语文教材、教辅及中考、高考试卷。曾获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冰心文学奖、中国报人散文奖等奖项。
“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李商隐《李长吉(李贺)小传》
我们应该记住那头驴。
驴背上的那个忧郁瘦弱的青年,他的体重是微不足道的。
一边轻松地驭着他走路,一边品尝路边青草。
驴儿是乐意驭着他四处漫步的。
驴儿当然不知道,他微不足道的体重的真正分量。
这样的情景时时出现在漫游途中:
缰绳忽然被拉紧,驴儿停下,诗人凝神于某个远处的幻象。
眸子深处有灵光四射,闪电出没,虹影飞升。
这一刻,唐朝走神,时光停下来,沉浸于迷狂的梦幻之思。
驴儿眼睛里的一切都是平常的,与远古没什么两样。
它以一颗平常心走路,走得温顺、平稳,路上没有出现大的颠簸。
史书里因此没有出现诗人被摔伤致残的记载。
全唐诗里也没有出现被摔伤致残的诗句。
(骑着这平常平稳的驴儿,驴背上的诗神因而可以心驰神游,揽万象于一瞬,抚千古于须臾。
遥隔千年,我对那头平常的驴,以及无数平常的生灵和事物,充满了尊敬和缅怀。
正是这平常的驴,平常的事物,帮助和成全了不平常的诗。)
我看见,那头可敬的驴,驭着一颗诗心,从春日桃林里走过,“桃花乱落如红雨”,锦囊里顿时诗意缤纷;从鸡鸣声里走过,“雄鸡一声天下白”,驴背上顿时霞光纷飞.......
驴儿听见背上的主人念念有词,接着就把什么东西塞进破锦囊里 ,每当这时,它就停下来。
在这短暂的停顿里,时光静止,人类精神和语言的黄金正在生成。
驴背上,那位年轻人的体重是微不足道的。除了诗的风骨,他身上没有多余的脂肪。
他要把这个不可思议的宇宙,放进心炉里,炼成一首奇幻之诗。
温顺的驴不懂诗,但它体贴诗人,殷勤帮助了它并不理解的诗。
当背上的诗人念念有词、凝神沉吟的时候,驴儿就放慢步子,这时,整个唐朝都慢了下来,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慢了下来。
慢下来的一切,都化成了瑰丽的意象,凝成了不朽的诗句。
就这样,驴背上的唐朝,从平平仄仄的幽谷,转了一个急弯,踏着险韵,走进了奇崛的意境。
那头驴越去越远。
唐朝越去越远。
诗人越去越远。
诗越去越远。
现代的饲养场上,没有一头驴见过诗人。
空空荡荡的驴背再也没有驭过诗的灵感。
养殖场的驴,都已被屠宰场和火锅店提前订购。
是的,除了想吃它的肉,我们对驴已没有别的想法。
飞机火车汽车驭着我们快速到达一个地方又快速离开。
我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离万物也远离自己的内心。
我们到过很多地方,但从来没有到达过诗。
我们见过很多东西,但从来没有见过诗。
走在物质主义的大街上,我总是远远地绕开驴肉馆,我生怕遇见唐朝那头驴的后裔。
它的祖先,可是驭过诗的......
摘自李汉荣散文集《动物记》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已再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