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里长满故事
(写在父亲节前夕)
刘伙力
朗诵:黎明
朗诵:薛亚莉
一把折叠双箭牌剃须刀
把自己茂密的胡须打理
胡子里长满了故事
故事里的故事
又勾起了我不尽的思绪
爸爸的胡须
从鬓角和下巴一块连起
人们通常称之为络腮胡子
骨子里充满着阳刚之气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
常见爸爸自己上演肥皂剧
肥皂沫抹在脸上成了圣诞老人
刮胡子的声音沙沙作响有着均匀的节律
有时
还见爸爸把剃须刀在专用皮带蹭上几下
剃头是他的工作
爸爸的手艺维护我们一大家子生计
刮完胡子的父亲顿显年轻
要过年了
爸爸整理了胡子,我们穿上了新衣
可生活的挤压
让胡须失去了魅力
它在脸上布满了沧桑
和额头的皱纹一起浓缩经历
一大堆半大小子
赶上自己的命运不济
加之三年的自然灾害
零乱的胡须像极了秋风落叶
零乱的胡须像极了枯黄的草地
那个阶段
胡须再也没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留下的只有挥之不去的恐惧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的脸上也长满了胡须
可父亲的胡茬
却和自己孙辈搞起了恶作剧
在爷爷怀里撒娇
只要不听话
保不齐就会遭到爷爷的非礼
胡茬在孙辈稚嫩的脸上一蹭
直逗得孩子们乱蹬乱踹觉得刺激
从那以后
胡茬就成了吓唬孩子的法宝
爷爷说
谁要不听话我就用胡茬扎你
直到孩子们在自己面前规规矩矩
胡茬成了爷爷哄逗孩子的武器
渐渐的
父亲随着岁月老去
额头的五线谱可以谱曲
再难见父亲上演的肥皂剧
爸爸再也不在自己整理胡须
他走进了理发馆
胡子需要别人替他打理
自己打理了一辈子
那是一个理发师自己的乐趣
好想再听一次
父亲刮胡子时沙沙的响声
好想再看看父亲茂密的胡须
其实此时此刻画面全都在脑海里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和我相同的记忆
2025年5月14日
青铜器上的中国
作者:刘伙力
你把历史铭刻在你的身躯
虽有阵痛
却让后人把中华文明牢记
却让五千年文化得以延续
是谁铸造了世界
那就请你去问问
中国两千年前发明的青铜
是谁开创了先河
那就请你去了解
去了解那跳动的脉搏生生不息
在商朝的司母戊鼎上探索秘密
为什么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你可在司母戊鼎身上
寻找连接着兽面那盘龙的踪迹
从那时起
龙身就早已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青铜成为了华夏一统的
食器,酒器,兵器,乐器,生活工具
周武王是否伐纣
在那个年代青铜制造的利簋上
四行三十三个字
我们印证了那历史瞬间的神秘
如果没有青铜
我们怎能续写中国的历史
我们怎能评判历史人物的功绩
是谁助纣为虐
你是否还记得愿者上钩姜太公钓鱼
500字的毛公鼎上
铭记西周的政治文化的真谛
堪称一篇著名的《尚书》
金文里品读文化的精细
中国的文字变得越来越规矩
从象形到金文逐步演变
你若不信
就去问问几千年前的青铜器
书法艺术应运而生
大孟鼎上的金文书写规整成为一体
李白斗酒诗百篇
你可识得几种青铜制造的酒器
酒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
你可知道
何为尊,何为爵,何为觥,何为方彝
酒具里凸显着品酒者的地位
曾几何时
多少人把酒问青天
为何那么多分则两败,和则两利
青铜器缔造过多少英雄
青铜器成就了多少英雄的传奇
你是否听说过精忠报国的岳飞
就是一个普通的家用铜盆
在水灾来临的时候
让幼小的生命得以延续
才有了后来征战沙场英雄的骨气
永乐大钟敲了500余年
但它仍有着浑厚的声音分辨率
没有几个人能熟读它身上的经文
也没人刻意解读上面的书法是什么体
但只要你知道
这是中国历史发展智慧的结晶
就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最大的意义
聆听战国时期的编钟敲响
欣赏着余音袅袅的宫商角徵羽
在新的百年告诉整个世界
那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那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魅力
青铜器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你可听见那久久回荡的钟声
在伟大复兴的今天
仍响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大地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