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塔·失车:一场意外的旅程
作者、主播/周丽
(原创 家在山河间
2025—5—29山西)
在朋友圈惊鸿一瞥韩阳镇栖岩寺的北魏塔群,那神秘而古朴的影像,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导航显示,不过17里的路程,仿佛在召唤我即刻启程。
下午五点,我跨上自行车,怀揣着期待,踏上了这趟探秘之旅。顺着导航的指引,沿着黄河旅游公路顺利抵达了竹林村。村子静静卧在中条山脚下,然而,村口迎接我的却是一条望不到头的慢上坡路。我奋力骑行,不一会儿便气喘吁吁,双腿渐渐沉重如铅,即便“之子”骑行也蹬不动车轮,无奈只能下车推行。如此反复,可那坡路仿佛没有尽头,最后,我只好将自行车随意倚在路边,选择步行。此时导航提示,目的地仅剩下二里多路。
出村进山,道路愈发崎岖,坑洼不平且愈发狭窄。途中偶遇一对驾驶三轮车的老夫妇,想来是劳作归来,我暗自揣测塔群就在附近,便未主动问路。可谁能料到,此后一路竟再未遇见他人。我心中既为身处荒郊野外的安全担忧,又盼望着能有人为我指明方向。导航不断播报着塔群的距离,从71米逐渐缩短到16米、5米,可我环顾四周,却不见塔群的半点踪迹。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塔群如同顽皮的精灵,与我玩起了捉迷藏。五米的距离,近在咫尺,究竟是塔群小得难以察觉,还是我迷失了方向?
整整一小时,我像只无头苍蝇,在山地果树林间盲目穿梭。被导航误导的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沟沟坎坎间艰难行进,数次险些摔倒。时而提示距离越来越远,时而又显示近在眼前,我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衣衫,手里提着的一大杯菊花茶水早被我喝得精光,却始终不敢停下脚步,生怕这一趟徒劳无功。心中不禁埋怨自己的笨拙,也对导航的捉弄懊恼不已。
然而,夕阳渐渐西沉,我终究还是没能找到塔群。眼前只有果树与荒草在余晖中摇曳,那原本满怀期待的塔群,如同梦幻泡影般消失不见。天色渐暗,若再不返程,恐怕连下山都成问题。这时,我望见远处山顶隐约有座塔,与我之间似乎隔着一座山。我匆匆拍下照片,便慌不择路地寻找下山的小径,此刻,探寻已然变成了一场冒险!我顺手捡起一根粗树枝,既是为了缓解疲惫,也是为以防万一。
下到山底,遇到一对父女正前往地里采摘香椿芽,心中的紧张这才稍稍缓解。他们告诉我走错了方向,应该沿着大路继续前行,右拐就能到达栖岩村,我看到的那座塔正是栖岩寺塔群之一,但到达塔群还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因为道路狭窄荒僻,需要相跟上几个人才安全。原来导航如此不靠谱,白白让我折腾许久!我心急如焚,赶忙往村里赶,打算骑车回家,改日结伴再来。可祸不单行,回到停车处,却发现自行车不见了踪影。我四处寻找,怀疑自己记错了地方,于是在附近的巷子逐一搜寻,可找遍了三条巷子,依旧不见自行车的踪迹。夜幕完全降临,四周一片漆黑,没了自行车,15里的路程对此时的我来说遥不可及,我又不是孙悟空可以腾云驾雾。村里有人见我焦急万分,上前询问,我带着哭腔诉说了自行车丢失、无法回家的困境。他们一边安慰我,一边提醒我再仔细想想。我顺着大路继续寻找,不知不觉竟走出了村子。
无奈之下,我打算打车回家。前几天收废品的给自行车出价不过10块钱,丢了便丢了吧。我赶忙用各种打车软件叫车,可等了半个小时,却连一辆出租车的影子都没见到。双腿早已累得不听使唤,我只好坐在路灯下的水泥路台上,望着漆黑的前方发呆。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我满心以为是出租车,没想到司机摇下车窗,告诉我他是本村人,见我神色焦急,便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我失望又无奈地请求他能否捎我到大路口,司机爽快地答应了。听出他与我口音相同,想着应该不是坏人,我便壮着胆上了车,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他分析可能是我记错了存放地点,这个村子治安很好,很少有东西丢失,还说他要去永济市里办急事,只能顺程捎我到万固寺路口。我连声道谢,下车时感激地说道:“好人一生平安!”
查看导航,离家里还有3.6公里,步行需要55分钟。路上没有路灯,一片漆黑,只有偶尔驶过的车辆灯光为我照亮前行的路。我顾不上害怕,一边快步赶路,一边继续尝试打车。然而,运气不佳,始终未能等到出租车,最终只能步行回家。到家时已经晚上9点多,父亲开门询问自行车的去向,我强压着怒火,没好气地说扔了!八点钟时,我曾给家里打电话,谎称在镇里朋友家聊天。父亲已经85岁高龄,我实在不忍心让他大晚上开着小三轮来接我,那样只会让我更加愧疚。躺在床上,我满心不甘,暗暗决定,明天一定要再去一趟,找回我的自行车,即便丢了也要丢个明白。
作者、主播简介:周丽,晋南人,现就职于山西吕梁,喜欢散文诗歌的写作朗诵,爱好舞蹈音乐和播音主持。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余生做喜欢的事情,活成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