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水寻梦
——重访神都洛阳小记
李思義(山东临沂)
去年此时,我踏上神都洛阳的土地。时值初夏的洛阳,一派好风光。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漫步龙门石窟,但见伊水汤汤,青山对峙,崖壁上千万尊佛像或慈眉善目,或凝眸远眺。抚摸着北魏的飘逸线条与盛唐的丰腴神韵,仿佛触摸到了千年时光的温度。石窟艺术之美,不仅在雕琢之精细,更在那种跨越时空的永恒感。
转至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的牌匾庄严醒目。晨钟暮鼓中,香烟袅袅升腾,梵音声声入耳。这座丝绸之路上佛教东传的第一站,见证了文化传播的伟大力量。一炷香燃尽,思绪却穿越千年,与那些虔诚的信徒产生共鸣。
黄昏时分,我驻足洛水河畔。古人笔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的惆怅已随历史流逝,留下的只有一弯清流与岸边悠闲的垂钓人。洛水汤汤,不仅洗涤了尘世的烦忧,更让人感受到这座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最难忘的是洛阳的美食。老城十字街的洛阳水席,酸辣开胃,层次分明;涧西区的小巷里,热气腾腾的牛肉汤配着刚出炉的饼丝,朴素中见真味。美食,是城市最鲜活的注脚。
三日时光转眼即逝,临别时回望洛阳城,心中满是不舍。神都的韵味已深深刻入记忆,那巍峨的石窟,袅袅的香烟,悠悠的洛水,还有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构成了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何日更重游",洛阳,我心中最美的牵挂。
最后,以一首诗作结吧!
七律·洛阳怀古
夏访神都岁序迁,古今兴替一城诠。
伊阙摩崖镌万象,伽蓝紫气绕千年。
洛滨烟柳垂纶影,巷陌珍馐入鼎鲜。
回眸最是牵情处,何日重游续旧缘。
【作者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现为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员、兰陵县诗词学会会员、兰山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朗诵者简介】红叶,长春市人,与共和国同龄。吉林朗诵艺术学会会 员。喜欢唱歌和朗读。喜马拉雅认证主播,昵名雪婆婆的问候,播有长篇纪实文学大道通天,古文美文专辑儿童故事专辑,诗歌散文专辑等。天下文学传媒副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