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我们跟随齐老漫步在山庄的石榴园中。晨光为这片园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枝头的小石榴虽还未成熟,却已显露出圆润的轮廓,宛如羞涩的孩童;鲜红的石榴花热烈绽放,在绿叶的衬托下,似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勃勃生机。路旁的花草,无论是缠绕攀援的牵牛花,还是缀满果实的枸杞子,亦或是形态各异的喇叭花、洋茄子,在齐老的眼中,都是大自然馈赠的艺术珍宝。他驻足凝视,时而弯腰轻抚叶片,时而仰头观察花朵的姿态,口中不时念叨着:“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丰富的素材库。”话语间,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每一株植物,每一处景致,在他的讲述下,都化作了灵动的艺术元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然与艺术的大门。
回到工作室,气氛瞬间变得专注而热烈。年逾九旬的齐辛民老师,虽已满头银发,但眼神中却闪烁着矍铄的光芒,浑身散发着令人振奋的精气神。他坐在画案前,仔细端详着徐玉正的作品,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审视一件稀世珍宝。随后,他拿起毛笔,开始为作品进行点评修改。笔尖在宣纸上游走,或勾勒,或皴擦,每一笔都饱含着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精湛技艺。他一边修改,一边耐心讲解:“此处的笔墨过于拘谨,要大胆放开,让线条有张力”“色彩的层次还需丰富些,这样才能体现出石榴的质感”。严谨认真的态度,充分彰显了他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的追求。那专注的神情、专业的见解,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艺术大家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与悉心指导。
紧接着,齐老亲自示范创作。他饱蘸浓墨,大笔一挥,瞬间,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跃然纸上。墨色的浓淡变化间,花瓣的层次分明,花蕊的灵动鲜活,仿佛能让人闻到花香;画石榴时,他以简练而豪放的笔触,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石榴的形态,再辅以鲜艳的色彩,一个个饱满圆润、晶莹剔透的石榴仿佛触手可及。边创作,他边讲解绘画的技巧与要领,从构图到用笔,从设色到意境营造,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虽然已年过九旬,但他创作时的激情与功力丝毫不减当年,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在这个过程中,齐辛民的优秀弟子齐友昌、张卫东、刘玉华等也积极参与其中,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见解。他们围在画案旁,或凝神观看,或执笔记录,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老师的崇敬。师徒间的互动,生动地展现了艺术传承的有序进行。艺术的火种在这样的交流与学习中,在师徒间悄然传递,年轻一代在前辈的引领下不断成长,艺术的长河也因此得以奔腾不息,绵延不绝。
而秋萍老师自始至终都陪伴在齐老身边,她专注地看着齐老点评修改作品,眼神中满是理解与支持。当看到徐玉正的作品在齐老的指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时,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齐辛民的艺术造诣和教学方法更是赞不绝口。她的每一句评价,都体现了她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夫妻二人在艺术道路上相互支持、彼此欣赏的深厚情谊。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爱情的完美融合,也感受到了家庭与艺术事业相互促进的力量。
秋萍老师介绍道,多年来,齐老始终坚持不懈地带领学生们前往全国各地的名园胜景,不辞辛劳且极具耐心地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写生活动。
自2014年起,齐辛民工作室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启了为期五年的西双版纳写生之旅。同一时期,在齐辛民艺术中心以及荣宝斋画院,齐辛民访问学者展开了为期两年的课题创作。此后,又历经四年在河北雄安专注画荷,三年于家乡淄博高青天鹅湖进行荷花写生创作……齐老不辞劳苦,带领弟子们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
十一年间,无论是南国的热带植物,还是北方的花木植被,皆成为他们笔下的素材。从枣庄石榴花季的绚烂花海,到果子成熟期的累累硕果;从荷花开时微山湖、白洋淀的接天莲叶,到广州及深圳植物园的奇花异草;再到湖北武当山的层峦叠翠,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们采风创作不计其数的足迹。正是凭借这种扎根自然、博采众长的实践,齐家班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传统大写意花鸟画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时光在专注与热烈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到了分别的时刻。临行前,秋萍老师特意请齐老为我们每人题写一幅墨宝。齐老欣然应允,挥毫写下“书画陶情”“书画养心”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墨迹未干,墨香四溢,这不仅是珍贵的艺术馈赠,更蕴含着老一辈艺术家对书画艺术作用的深刻感悟。在他们眼中,书画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滋养心灵、陶冶情操的精神寄托,是一生的热爱与追求。
此次峄城之行,我们有幸近距离领略了齐辛民、秋萍夫妇的艺术风采与人格魅力。他们以自身的行动诠释着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与坚守,在峄城榴园的一次次写生与教学中,为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如同艺术天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晚辈前行的道路;又似艺术长河中的灯塔,指引着艺术传承的方向。衷心祝愿二位艺术家生活幸福安康,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继续收获丰硕成果,让艺术之树长青。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充满温情与艺术力量的交流活动,为书画艺术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齐老师友写生行
携徒揽胜赴山川,笔绘烟霞意自闲。
翠影摇风添墨韵,繁花映日润毫端。
倾心教诲传薪火,妙手丹青启后贤。
共赏自然情愈笃,艺途同进梦斑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