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善待暮年
——荷塘
松骨临崖,菊韵簪笆。
任西风、漫染霜华。
心同云鹤,意远浮槎。
看一溪云,一帘雨,一天霞。
闲观棋阵,轻分茗雪。
旧琴书、案上清嘉。
休言迟暮,且惜年华。
任吾行藏,醉而卧,任风斜。
松魂鹤影任风斜——《行香子·善待暮年》中的暮年风骨与自由化境
——晚晴
《行香子·善待暮年》一词,以松菊风骨开篇,以任情自适作结,通篇洋溢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特有的豁达与通透,堪称一曲暮年精神的优雅赞歌。
开篇“松骨临崖,菊韵簪笆”便定下高格。松之遒劲傲岸,挺立于悬崖之侧,象征着生命在岁月重压下依然保持的坚韧脊梁;菊之清雅风韵,闲缀于篱笆之上,则暗示了晚年生活的恬淡自足与审美意趣。此二句并非单纯写景,而是以物喻人,将暮年应有的精神气度具象化为天地间的劲节与清芬。紧接着,“任西风、漫染霜华”,一个“任”字,豁然点题。西风萧瑟,霜华染鬓,本是衰老的象征,词人却以坦然甚至略带欣赏的姿态接纳它。这“任”不是消极的承受,而是主动的释怀,是对自然规律的了悟与尊重,奠定了全词超然洒脱的基调。
心境的描写更显高远。“心同云鹤”,灵魂如云中白鹤般自由翱翔,不受形骸所限;“意远浮槎”,思绪似乘着天外之筏,驰骋于无垠的精神宇宙。这份高蹈与辽远,是阅尽千帆后灵魂的升华。而“看一溪云,一帘雨,一天霞”的铺陈,则将这份超逸落于实处。溪云之自在舒卷,帘雨之静谧潇潇,天霞之绚烂壮丽,皆是寻常景致,在词人眼中却成了供养心灵的绝美画卷。三个“一”字的排比,不仅节奏轻快,更强调了专注于当下、品味点滴美好的生活态度,是对“善待”二字的生动诠释。
下阕转入更为具体的生活场景。“闲观棋阵”,于方寸棋盘间运筹帷幄,智趣悠然;“轻分茗雪”,于茶烟袅袅中细品香雪,雅致顿生;“旧琴书、案上清嘉”,则满溢着书香与往事的温馨。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清雅安宁、富有文化底蕴的暮年生活图景,是“善待”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休言迟暮,且惜年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如金石之音,警醒世人莫沉溺于对衰老的叹息,而应珍视当下每一刻的光阴,将“善待”的积极内核一语道破。
最令人击节的是结尾三句:“任吾行藏,醉而卧,任风斜”。这既是行为的宣言,更是生命境界的抵达。“行藏”语出《论语》,指出处行止,此处“任吾行藏”,意为行动举止全凭本心,或行或止,随心所欲,彻底摆脱了世俗规范的羁绊。“醉而卧”则将这份自由推向极致,兴之所至,醉倒便眠,一派天真烂漫、不拘形迹的名士风流。最后的“任风斜”,复以“任”字呼应开篇,连自然界的风向流转也任其自然,象征着内心与外境达成完全的和谐。风之斜,本是外力,词人却与之安然共处,甚至带着欣赏。这三句层层递进,由行动的自主(行藏),到状态的放达(醉卧),再到与宇宙韵律的共鸣(任风斜),将“善待暮年”的真谛——在珍惜时光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与灵魂的彻底解脱——推向了高潮。全词至此,如行云流水,归于一片无挂无碍、自在逍遥的化境,余韵悠长,令人神往。
整首词意象清雅高洁(松、菊、云鹤、溪云、帘雨、天霞、棋、茶、琴书),语言凝练洒脱,情感由内敛的坚韧(松菊)到开阔的超逸(云鹤浮槎),再到日常的雅趣(棋茗琴书),最终归于极致的自由(行藏醉卧任风斜),结构严谨,意境浑成。它不仅仅是对老年生活的描绘,更是一份关于如何在生命的秋天活得尊严、活得精彩、活得自由的心灵指南,闪烁着智慧与诗意的永恒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