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学良
鉴赏:艾 爱
朗诵:清 雅
咏龟/常学良
身披铠甲慢悠悠,
步履蹒跚似老牛。
早把流年皆看淡,
从生至死少忧愁。
—————❅—————
鉴赏/艾爱
常先生这首《咏龟》诗以龟喻人,通过简洁生动的意象和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思想性:超脱豁达的生命智慧
1. "慢"的哲学
"慢悠悠""步履蹒跚"不仅写龟的生理特征,更暗喻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诗人借龟反衬人类对效率的焦虑,倡导"慢活"的生存智慧。
2. 看破流年的通透
"早把流年皆看淡"体现对时间流逝的淡然。龟的长寿特性被赋予精神内涵——并非被动忍受漫长岁月,而是主动参透生命本质,消解了线性时间带来的压迫感。
3. 无愁境界的追求
"从生至死少忧愁"直指终极生命理想。龟甲既是物理防护,更象征心理铠甲,诗人将道家"无为"与儒家"乐天知命"融合,提出以内在坚韧抵御外在纷扰。
二、艺术性:凝练质朴的咏物技法
1. 形神兼备的意象塑造
铠甲(形)与无忧(神)形成双重隐喻。铠甲既写龟壳坚硬,又暗指精神武装;"似老牛"的比喻平实却精准,强化厚重感,为后文哲理铺垫。
2. 对比结构的张力
前两句写外在笨拙迟缓,后两句转写内在智慧超然,形成表里反差。这种"外拙内秀"的构思,深得咏物诗"不即不离"之妙。
3. 口语化中的深意
"慢悠悠""老牛"等俚语运用,延续了白居易"老妪能解"的传统,但"看淡流年"等表述又透出文人诗的凝练,雅俗交融中完成哲理升华。
4. 音韵的意蕴编码
"悠""牛""愁"押尤韵,发音需嘴唇圆拢,气流迂回,声学特征与诗中"迟缓""循环"的主题形成通感式呼应。
三、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诗人化用了《庄子》"曳尾涂中"的龟意象,但摒弃了避世色彩,赋予其积极的生存哲学。末句暗合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却以更通俗的民间智慧呈现,实现了经典意象的当代重构。
此诗绝妙处在于将"咏物—言志"的古老范式注入现代性思考: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龟的"慢"与"稳"成为一种对抗异化的精神资源,物性观察与生命观照达成完美统一。
作者简介
常学良:网名秋波梦,退休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鉴赏简介
艾 爱:网络诗评达人。
主播简介
清雅:原名王亚清,来自稻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性格开朗,为人正直。51ⅴⅴ朗诵达人。
声明:本平台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