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
如今,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还有点甜蜜。这其中便涉及到一种营养要素,糖。糖作为碳水化合物,人体七种营养要素中的一员。其维持生命活动,供给人体热能,营养和水分,促进人体健康,功劳可谓不小。人们喜爱糖,喝水加糖,喝咖啡加点糖,方方面面的饮料更是有多种糖的成分存在。且有人更甚,几乎平时喝水除了饮料之外,开水都不喝。也有的人,贪吃,食欲旺盛,喜甜食,且不喜运动,一下子肥胖了。
诸位且看,糖的利用率及作用不谓不大。
于是乎,也直接催生了一种疾病,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如同洪水猛兽,几近流行,愈加年轻化。有人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每十人中就有1一2人患有糖尿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又带来了许多併发疾病。
糖尿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主的代谢障碍性疾病。由遗传,内外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以及精神因素引起了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的质量下降,而引起的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导致以眼,肾,心脑血管等脏器病变,或功能减退及衰竭。
故,我们务必要了解糖尿病知识,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对人体造成的种种危害。
大家知道,在我们人体中上腹部左季肋区,相当于胃的后方,有个胰腺的器官。其长度约15厘米,重量约70一100克,外形如勺子状,顶端部分相连于十二指肠。胰腺分泌胰液,通过胰腺管进入十二指肠。分泌的胰淀粉酶用来分解葡萄糖类,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胰脂肪酶分解脂肪。同时,在胰腺中有一种象小岛一样分布的微细胞团,称为胰岛。胰岛的B细胞能分泌一种蛋白质叫做胰岛素,这是人体内唯一可调控和降低血糖的激素。
正常时,我们吃进的糖分都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来调节。进入糖分多时,即引起胰岛素分泌增高,来分解,使葡萄糖保持在正常水平。若糖分不高时,则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身体的血糖始终处于一种恒定状态,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胰岛素实际上是一种载体,它与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分解,转化为高能量供人体利用。或将多余的儲存在肝脏和肌肉。若因体内由于空腹或剧烈运动引起血中的血糖降低时,肝脏肌肉中的糖元便会分解,提供葡萄糖以为机体所利用。
一旦由于多种原因,生活节律紊乱,饮食无度,海吃海喝,喜甜食,肥胖,感染或精神刺激等因素,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分泌下降而不足时,就可使血糖居高不下,引起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出现糖尿病,又催生了许多并发症。
过去,我们常讲,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
血糖的升高,血中渗透压升高,细胞内的水分进入血管中,遂产生大量尿液,尿的多,脱水。
另外糖分高,反而无法达到身体供应能量,易饥饿,饭量增多。
糖分多,无法为其肌肉供能,加上肌肉中无氧酵解加重,产生乳酸等因子增多,同时,糖分高,不能产生热量供能,故身体营养缺失,日渐消瘦,乏力,肌肉酸痛。
还有些症状是值得关注及注意的。
有些中老年人,其本身各项机能减退,罹患不少基础疾病,加上体内口渴中枢机能不敏感。故平时喝水不多,出现口干,乏力现象不在意,也不去做医疗检查,以为是老年衰退之现象。实际上这些现象中隐含着不少糖尿病的隐情。
另外,有些糖尿病人,明显的病变就是进行性消瘦,即咱们常说的“偷着瘦”。这就要警惕了。
故在临床上往往多出现的是糖尿病的不典型性。
糖尿病,由于血糖的持续升高,会使血管内皮受损,基底膜增厚。导致脂质类沉淀聚集,影响血液循环,减弱血管弹性,易使血管硬化。先受损的多为毛细血管及微细血管密集部位。
另外,由于血糖供应能量发生障碍,使之神经细胞受损,多易出现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系统发生损害。
因之,糖尿病常出现三大併发症。
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易发手,足远端感觉神经受累。手足麻木,冰凉或疼痛,蚁走感。多呈对程性,手套或袜套状。有时夜间疼痛尤著。后期运动神经受损,出现肌群萎缩,无力。
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及抵抗力降低之故,皮肤易磨破或烫伤,自己感觉不明显。脚容易抽筋,皮肤干燥或皲裂。皮肤瘙痒,且无原发性皮肤损害,尤以会阴部及肛周明显,甚或奇痒无比或断断续续。
皮肤感染后,由于局部血糖增高,白细胞杀菌作用受到抑制,以及抵抗力减弱之故,易发局部感染,愈合较慢,甚或易发溃疡,极个别甚至发生坏疽。这是糖人们最不愿看到的。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缓慢性进展的病变。由于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渗出而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而致病。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眼晴可不出现什么问题。有人视力正常,有人视物不清或模糊,有人体检时方发现眼底异常。一旦出现失明,即是较严重之事。万不可马虎大意。
3,糖尿病肾病
肾脏中的肾小球夲是由密集的毛细微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肾小球状,其功能在于滤过,回收水分。在于滤过尿液及排泄代谢废物。由于糖尿病损害之故,尿中可出现蛋白而将营养液排掉,且无法将代谢废物排出而造成毒物儲积,演变为全身水肿,造成肾功能衰竭。
有资料示,糖尿病持续10多年以上,一旦出现蛋白尿,全身水肿,则会出现肾衰,而需作肾透析。这种现象也是糖人们难以接受的。
治疗
糖尿病是一组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的疾病。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血糖,恢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调整治疗相关方面的代谢紊乱,达到预防及控制併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保证身体健康和延缓寿命。
在现阶段,仍採用的方式为三驾马车。即饮食,运动,药物治疗。
饮食,
糖尿病饮食不需忌口。关键在于营养均衡和摄入的食物量不要贪多,即不必贪吃。
营养均衡在于对入口的营养要素要搭配合理,不可偏废。
碳水化合物应佔比为60%,蛋白质如鱼肉虾,牛奶,鸡蛋占比为15一20%,脂肪植物油,坚果类佔比为20一25%。
碳水化合物指谷类,玉米,薯类,燕麦,南瓜,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多含膳食纤维,在体内吸收慢,易饱腹,减少肠道对糖分的吸收,加速排泄,有利降低血糖,降低脂肪,是降糖的基础良方。有的糖人在每次吃饭时,先吃上半碗蔬菜,既饱腹,又降糖。有兴趣者可试试。
说到底,糖尿病多是由饮食无度,暴饱暴饮暴食,喜甜食,喜静厌动而致。就需真正管住嘴,不可贪吃,6分半一7分饱为主,首先不应肥胖。过于肥胖者,皮下脂肪及腹腔脂肪过多,脂肪细胞增大,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含量会减少,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产生代谢紊乱及高血脂,心脑血管病。
肥胖者更应控食减肥。
另外,目前外卖频多,不可否认,外卖的积极社会作用。但外卖食品中为了提高人们的易食性,往往多脂,多盐,多糖,这对人体显然不利。况且其安全性更为人垢病,甚至有时爆料出地沟油现象,这些更令人触目。这些对升高血糖,血脂,对身体新陈代谢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酸性,苦性食物如山楂,醋,苦菊,苦瓜,羊葱大蒜等也是很好的降糖食物。
2,运动治疗
生命在于运动。糖人运动更不可缺少。多在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活动。旨在通过运动去消耗体内多余的糖分,消耗掉肌肉中的多余糖元,使肌力增强,身体健康。
糖人运动应该是有氧运动。即在供氧充分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强度不大,有节奏,有规律,不中断,持续的规律运动。一般约30分钟以上,每周约6次,运动过后尚无何不适,或疲倦为宜。
同时,我们知道,运动中消耗的能量较安静时大10一30倍,血糖下降较快。糖人运动前就要准备充分及进一定量的食物。如果进食少,或肌注胰岛素,甚或运动量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易引发低血糖,头晕心慌。一旦出现低血糖,就应停止运动,口服糖果以缓解。所以糖人在运动前就要准备带些糖果,巧克力,以备不测。
3,药物
现在使用的药物目的在于促进或刺激胰岛B细胞的分泌,减少肝糖元的输出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另外尚会延迟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等。
如二甲双胍,格列奈特,阿卡波糖,格列本脲类。可选择一种,也可几种药物联合应用。
一旦服药效果不佳或效果不好,就要考虑使用胰岛素活疗。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为一种消渴症。多属人体阴虚燥热,脏腑失调。与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腻,劳欲过度及情志不畅有关。
实际,糖尿病就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
故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在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尽量控制饮食,均衡营养,控制体重,减少多余食物入口。通过适量的运动,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热量和水分,以稳空血糖。另外,可保持心情开朗,度量宽宏。保持体内四肢百骸血脉流畅,经络通顺,不至于糖分调节不到位而并发新陈代谢紊乱,产生并发疾病而毒害全身。从而保证我们机体健康运行,益寿延年。
老傅,草于2025,6,2
作者简介:傅功伟、长安大兆人、退休医师。从医行善、喜文解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