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用毛笔抄写《论语》,笔锋行至“季氏篇”,在“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处不觉停顿。宣纸上的墨迹未干,思绪却已穿越千年——孔子当年在竹简上写下这些文字时,可曾想到,它们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被一个普通人用毛笔重新书写?
孔子将朋友分为六类的智慧,在现代社交网络中愈发珍贵。“友直”者如逆耳的警钟,虽不悦耳却能警醒人生。在当代职场,当项目陷入盲目冒进时,敢于直言风险的朋友会及时叫停;当个人因成绩沾沾自喜,那些直言不讳指出不足的人,恰是助你突破局限的明灯。这种朋友或许不会刻意迎合,却能在关键节点为你指明方向。
“友谅”者似坚固的磐石,始终予人可靠的支撑。无论是突发的经济困境,还是深陷舆论漩涡时,诚信可靠的朋友都会恪守承诺、不离不弃。他们如同一座灯塔,在人生的暴风雨中为你亮着温暖的光,用行动诠释“一诺千金”的分量,让你相信世间总有值得托付的情谊。
“友多闻”者像行走的百科全书,总能在困惑时点亮认知。在知识迭代迅速的今天,这类朋友或是精通技术的行业达人,或是博览群书的文化学者。当你对新兴科技一头雾水,他们能深入浅出讲解原理;当你在人生岔路口迷茫,他们以丰富阅历分享经验,拓宽你的视野,让你在思维碰撞中收获成长。
反观损友,职场中谄媚逢迎的“便辟(阿谀奉承、刻意迎合)”之徒、酒局间虚与委蛇的“善柔(表面友善实则虚伪)”之辈、言辞间巧舌如簧的“便佞(花言巧语、夸夸其谈)”之流,虽身披现代外衣,本质却与千年前别无二致。那些一味迎合领导喜好、歪曲事实的职场“便辟”者,表面上维护人际关系,实则破坏团队公平;“善柔”之人在社交场合对你甜言蜜语,背后却在利益冲突时冷眼旁观;“便佞”之徒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混淆是非,看似精明,实则扰乱视听,让真诚的交流变得污浊不堪。
《论语·季氏》中“益者三乐,损者三乐”的论断,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不同快乐的本质与价值。“乐节礼乐”之乐,是与文化共鸣的精神享受。在当代,当人们走进博物馆凝视千年青铜器的纹路,于音乐厅沉浸在古典交响乐的旋律中,或是在书法教室里挥毫泼墨,皆是从合乎礼制与审美的艺术形式里,获得涤荡心灵的愉悦。这种快乐需要文化底蕴的积淀,它如同陈酿,愈品愈觉醇厚,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乐道人之善”,则是一种传递温暖与善意的快乐。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当我们看到他人分享的科研成果、艺术创作,或是生活中的暖心瞬间,不吝赞美与鼓励,这种发自内心的欣赏与认可,不仅能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也能让自己收获助人成长的满足感。这种快乐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让社会充满温情。
“乐多贤友”,是智者间的思想碰撞与共同成长。如今的读书会、学术沙龙、创业交流群等社交场景中,志同道合的人们聚在一起,分享知识、交流见解。与优秀的人同行,如同点亮一盏盏明灯,既能在迷茫时获得指引,又能在彼此的激励中突破认知边界,这种快乐是双向奔赴的进步,充满无限可能。
与之相对,“骄乐”“佚游”“宴乐”带来的快感,看似诱人,实则暗藏危机。“骄乐”是沉迷于骄纵奢靡带来的感官刺激,如某些人炫富攀比、纸醉金迷,表面的风光背后,是精神世界的空虚;“佚游”是漫无目的、虚度光阴的游荡,如今不少人沉迷于碎片化娱乐,在短视频、无意义刷剧中浪费生命,最终陷入“娱乐至死”的困境;“宴乐”则是沉溺于宴饮纵欲的放纵,过度社交、暴饮暴食不仅损害身体健康,更让人在喧嚣中迷失自我,短暂的欢愉过后,只剩无尽的疲惫与空虚。
抄写至“君子有三戒”,方知这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洞察。少年时期,身心尚未成熟,极易受外界诱惑左右。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短视频、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的刺激,如同磁石般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不少年轻人沉溺其中,荒废学业、疏离现实,在虚拟快感中迷失方向,正是“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的现代诠释。
步入壮年,人往往精力充沛、争强好胜。职场中,恶性竞争屡见不鲜:为争夺项目资源恶意诋毁对手,为晋升机会拉帮结派互相倾轧;商业领域里,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采用不正当手段打压同行。这种盲目争“斗”,不仅破坏行业生态,更让参与者陷入无尽内耗,背离了良性发展的初衷,印证了“血气方刚,戒之在斗”的警世意义。
及至老年,身体机能衰退,人们对未来的不安感加剧,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心态。现实中,许多老年人因对健康的焦虑,轻信保健品推销话术,花费积蓄购买功效存疑的产品;也有人为守住财富,盲目参与高风险投资,最终血本无归。对“得”的执念,让他们在晚年反而失去更多,深刻演绎了“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的现实困境 。
合上抄写《论语》的册页,墨痕间流淌的千年智慧,早已跨越时空长河,在当代社会激起层层涟漪。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箴言中,我们读懂了社交的真谛——多交正直、诚信、博学的益友,他们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能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困境中给予力量;远离阿谀奉承、虚伪圆滑、巧言令色的损友,不让不良的人际关系侵蚀内心的纯粹。
在"益者三乐,损者三乐"的思索里,我们学会在精神滋养中寻找真正的快乐,摒弃浮华虚荣的诱惑。而"君子三戒"的谆谆教诲,则如警钟长鸣,提醒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克制欲望,保持清醒,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纷争与焦虑。
《论语》从未是故纸堆里的陈旧典籍,而是一面照见人性、指引前路的明镜。它以质朴而深邃的哲思,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辨善恶、明得失、知进退。当传统智慧与当代人生相遇,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对经典的新解,更是一份在喧嚣世界里坚守本心、从容前行的力量。
杨晓光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释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