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奏响生命的华章
【编者按】
近期研读郭培友先生《提升诗词密度十法》,深感其对诗词创作的深刻洞察。书中从意象、典故到章法、炼字,系统解析提升诗词密度之法,如明灯破局,为创作者打开新境界,既助我们突破“意境空泛”之困,更引领对诗词艺术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
《 逐光而行,奏响生命华章》这篇文章表明,正能量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自历史深处熊熊燃烧至今。文天祥以“留取丹心”的浩气、周恩来“为中华崛起”的宏愿,在岁月长河中竖起不朽丰碑;环卫工人清晨的扫帚声、交警烈日下的坚守,勾勒出平凡岗位的责任画卷;华为团队突破技术封锁的创新、张桂梅校长扎根山区的坚守,更彰显新时代追光者的担当。
这束光,同样照亮诗词创作的道路。正如郭培友先生在《提升诗词密度十法》中所授,唯有以匠心雕琢文字,淬炼意象与章法,方能让诗词如火炬般凝聚力量。愿我们既做正能量的践行者,用爱与奉献点亮生活,也做诗词艺术的传承者,以书中智慧为笔,书写生命与时代的壮丽诗篇。
逐光而行,奏响生命的华章
张庆明
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正能量如永不熄灭的火种,穿透千年时光,点燃人类精神的火炬。它跨越时空界限,将信念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个时代的追光者,成为照亮人类前行道路的永恒灯塔。
一、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丰碑
南宋末年,文天祥身陷囹圄,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他以生命为笔,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不仅是一位文人的豪迈宣言,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屈脊梁。他被俘三年,受尽折磨却宁死不屈,用血肉之躯筑起精神长城,为后世树立了忠诚与气节的不朽丰碑。
同样,少年周恩来在民族危亡之际,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此后的半个世纪,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国家建设。在谈判桌上,他舌战群儒,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尊严;在建设一线,他日夜操劳,奔波于各地,推动经济发展;在外交舞台,他纵横捭阖,以卓越的智慧和风度展现大国风采。他用一生践行誓言,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此外,还有抗金名将岳飞。他在《满江红》中高呼“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用激昂的旋律捍卫民族尊严,用一生诠释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明代思想家顾炎武,面对国家灭亡的惨痛现实,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这些历史先贤的故事,如同高悬天际的星辰,激励着我们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以理想为舟,破浪前行。
二、平凡岗位上的光芒
在城市的脉络中,正能量的涓流从未停歇。当晨曦微露,环卫工人橘色的身影已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手中的扫帚发出规律的“唰唰”声,如同城市苏醒的序曲。2022年,全国有180余万名环卫工人,他们每年清扫垃圾超过2亿吨,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为城市披上整洁的外衣。他们不顾严寒酷暑,默默奉献,只为给人们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十字路口,交警们在烈日下、寒风中坚守岗位。北京交警日均指挥交通8小时以上,年均处理交通事故超过50万起,用标准的手势守护着城市的交通动脉。他们疏导交通,处理事故,保障道路畅通,用汗水和付出诠释责任与担当。
上海瑞金医院的“蓝帽子”志愿者团队,十年如一日为患者提供导医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他们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挂号、取药、找科室,用温暖的笑容和贴心的服务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安慰。无论是在医院的走廊里,还是在诊室前,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责任,用无声的付出传递温暖。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更是正能量的播种者,让善意如春风化雨,浸润每个人的心田。
三、做传递温暖的追光者
每个人都是正能量的源头,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照亮他人。在科技领域,华为研发团队面对“缺芯少魂”的困境,历时十年攻克5G芯片技术,用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封锁。他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进行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取得成功,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嫦娥五号”团队历经6年攻关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将“九天揽月”的古老梦想化为现实。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从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到发射回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风采和担当。
在教育战线,“张桂梅校长”用12载春秋帮助1800多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她扎根贫困地区,创办女子高中,为贫困女孩提供免费教育。她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坚守在教育一线,用爱和责任点亮了 girls 的希望之光。支教教师骆云莲在青海高原坚守20年,用粉笔书写青春,为藏族孩子点亮希望之光。她远离家乡,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只为给藏族孩子带去知识和关爱,为他们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生活中,温暖的传递无处不在。2023年“最美家庭”获得者李家,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社区孤寡老人,累计志愿服务超过3000小时。他们为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解闷,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武汉“口罩姐姐”陈虹,疫情期间为医护人员免费送出百万只口罩,用平凡善举诠释大爱无疆。她四处奔波筹集物资,亲自将口罩送到医护人员手中,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中,面对难题时的每一次钻研,考试失利后的每一次振作,都是对坚韧最好的诠释。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不断探索,遇到困难不退缩,摔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行。职场上,用创新思维突破瓶颈,以团队协作攻克难关,皆是价值的彰显。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生活中,一句安慰的话语能驱散沮丧的阴霾,一个搀扶的动作能托起他人的尊严。就像在校园里,为失落的同学递上纸巾与鼓励;在公共交通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出温暖的座位。这些微小的善举,恰似春日暖阳,既温暖他人,也让自己收获内心的丰盈。
四、让生命之光汇聚成海
当岁月沉淀,回首往昔,那些传递温暖的瞬间、奉献自我的时刻,都将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它们如明灯照亮他人,也温暖着自己的灵魂。让我们携手并肩,做坚定的追光者,以行动奏响生命的华章。
在生态保护领域,三峡库区的生态守护者,用十年复绿换来“高峡出平湖”的生态奇迹。他们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让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青藏高原的“冰川保护者”团队,在青藏高原建立全球最大的冰川监测网络,用科学守护地球“第三极”。他们冒着严寒,攀登山峰,进行冰川监测和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在文化传承方面,非遗传承人坚守传统技艺,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们潜心研究,精心制作,将传统技艺传承给下一代,让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同时,他们也不断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产品,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以积极的姿态拥抱生活,把挫折当作成长的阶梯,将成功化为奋进的起点。秉持乐观心态,在困境中寻找转机,在顺境中保持清醒。以爱为纽带,连接身边的每一个人——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陪伴父母细数时光,为陌生人送上善意的微笑。我们还可以投身公益,为山区儿童送去知识的火种;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增添一抹绿色生机。生命的价值,正是在这样的奉献中得以升华。
当岁月沉淀,回首往昔,那些传递温暖的瞬间、奉献自我的时刻,都将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它们如明灯照亮他人,也温暖着自己的灵魂。让我们携手并肩,做坚定的追光者,以行动奏响生命的华章,让正能量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前路,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读《提升诗词密度十法》有感
十法精研启妙门,扬帆诗海韵留痕。
淬磨意象凝清骨,化用典章藏远神。
巧布格局开境界,细敲字句见情真。
传承文脉担风雨,逐梦词坛万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