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泰安:一城山水间,共谱国泰民安曲
编者按:
当我们谈论泰安,我们在谈论什么?是五岳独尊的泰山之巅,还是“国泰民安”的千年祈愿?这篇《走进泰安:一城山水间,共谱国泰民安曲》以如椽之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立体的泰安画卷——它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山水长卷,是历史与现代碰撞的时代华章,更是千万人用奋斗与温情书写的家国诗篇。
泰山,是解读泰安的第一把钥匙。文章以“山魂”为引,将泰山从地理坐标升华为精神图腾:这里有帝王封禅的威仪,更有挑山工“肩担日月”的坚韧;有文人墨客的诗赋雅韵,更有“重于泰山”的价值坐标。这种对“山魂”的挖掘,实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底色的探寻——正如泰山挑山工的脚步,历经千年风雨仍坚定向前,构成了“国泰民安”最坚实的根基。
泰安的魅力,更在于其文脉的延续与创新。文章从赵国麟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到当代匠人雕刻桃木平安符,从岱庙的汉柏唐槐到高新区的智能制造,始终贯穿一条清晰的脉络:传统与现代在此共生共荣。这种“守正出新”的智慧,让古老的泰安既保有“竹溪六逸”的风雅,又焕发出“智造未来”的活力,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范本。
最动人心弦的,是文章对“民心”的聚焦。街头烟火气里的温情守望,暴雨中的携手相助,登山路途的陌生人之谊,让“国泰民安”从宏大叙事落地为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这恰恰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国家的安宁,源于每个个体的温暖守护;民族的复兴,始于千万人脚踏实地的奋斗。泰安的“民安”图景,正是中国民生百态的缩影。
在泰安的山水城郭间,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成长史,更是一个文明的精神史。它告诉我们:国泰民安不是悬于云端的理想,而是刻在山河里的信念,是融入血脉的担当,是亿万人民手牵手、肩并肩走出的康庄大道。当我们为泰山的雄浑惊叹,为徂徕的樱花驻足,为挑山工的背影感动,实则是在为中华文明中那些永恒的价值——坚韧、创新、仁爱、担当——而共鸣。
这或许就是泰安给予我们的启示:真正的国泰民安,从来都生长在奋斗的土壤里,闪耀在平凡的坚守中,熔铸在代代相传的精神谱系间。走进泰安,即是走进中国的山河信念;读懂泰安,方能读懂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走进泰安:一城山水间,共谱国泰民安曲
张庆明
泰山安,则四海皆安。这座以“国泰民安”为魂的城市,枕着五岳之首的雄浑,携着千年文脉的厚重,在岁月长河中舒展着独属东方的祥瑞气象。走进泰安,便是走进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壮美画卷,在山水城郭间,触摸“国泰民安”的深刻肌理。
一、山魂:一座山托起的精神脊梁
泰安的根脉,深植于泰山的嶙峋巨石之中。这座海拔1545米的“天下第一山”,从来不止于自然奇观——它是盘古开天的化身,是帝王封禅的圣坛,是“重于泰山”的精神坐标。登泰山而小天下,拾级而上,每一块阶石都刻着文明的印记:秦皇汉武的威仪、孔孟仁政的回响、李白杜甫的诗行,都在云雾缭绕中沉淀为民族的精神基因。
站在玉皇顶极目远眺,云海翻涌如万马奔腾,阳光穿透层云洒向人间,恰如泰山挑山工肩头的扁担,将希望与信仰挑向天地之间。这群以脚步丈量山势的劳动者,用“埋头苦干、勇挑重担”的姿态,诠释着泰安人骨子里的坚韧。他们踩碎晨霜的脚步声,与山间松涛共鸣,织就了“国泰民安”最质朴的注脚——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将家国责任扛在肩上。
二、文韵:一阙词写就的千年风雅
泰安的风雅,藏在青砖黛瓦的深巷里,淌在潺潺汶水的波光中。当你漫步岱庙,看汉柏唐槐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葱郁,触摸秦刻汉碑上模糊的文字,仿佛能听见古代文人在此吟诗作赋的声浪。这里曾走出“一门七进士”的赵氏家族,孕育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赵国麟——他在长垣筑堤赈灾、在福建禁绝殉葬陋习、在泰安创办青岩书院,用一生践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当,成为泰山精神的人格化写照。
若说泰山是阳刚之魂,那徂徕山便是阴柔之韵。这片“江北小庐山”曾是李白隐居之地,“竹溪六逸”的雅事至今流传。春日里,徂徕山的万亩樱花如云似霞,与山间道观的青烟、溪谷的流水共同谱就一曲《诗经》般的清扬婉兮。泰安人将这份风雅融入生活:清晨在护城河旁打一套太极,午后于老茶馆听一段山东快书,夜幕降临时沿奈河漫步,看灯光勾勒出岱宗坊的轮廓——烟火气里藏着诗书画意,这便是泰安人的生活美学。
三、新貌:一轴画铺展的时代新篇
如今的泰安,正以泰山为笔,蘸着时代的墨汁,勾勒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济泰高速如银链穿起泰山与济南,30分钟车程让“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黄金旅游线触手可及;京沪高铁泰安站每日吞吐四方来客,将“登泰山、保平安”的祝福送往全国;泰山西湖景区波光潋滟,音乐喷泉与灯光秀交织出梦幻夜景,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新地标。
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泰安同样勇立潮头:高新区的智能制造车间里,机器人手臂精准舞动,为传统产业注入科技动能;肥城的桃木雕刻工坊中,匠人用刻刀将“平安文化”雕成远销海外的工艺品;东平湖畔,生态旅游与渔业养殖协同发展,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在创新与传承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时代坐标。
四、民心:一炉火温暖的人间烟火
泰安的温暖,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清晨的早点摊上,老板娘掀开蒸笼,热气裹着油条的香气扑面而来;傍晚的农贸市场,摊主们用带着乡音的吆喝声,向顾客推介着刚摘的泰山蜜桃、新挖的汶阳大蒜;每逢周末,泰山脚下的“封禅大典”实景演出座无虚席,演员们的水袖拂过千年时光,让观众在光影变幻中感受历史的心跳。
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人。疫情期间,泰安的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暴雨突袭时,民警背起老人蹚过积水路段的身影,成为朋友圈里刷屏的“最美逆行”;登山途中,陌生人之间分享一瓶水、搀扶一段路的温情,让泰山的台阶不再冰冷。在这里,“国泰民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邻里间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援手、千万人共同守护的家园。
离开泰安时,回望泰山,云雾已散,阳光正透过南天门洒向人间。忽然懂得,“国泰民安”从来不是天赐的祥瑞,而是无数人在这片土地上深耕细作、薪火相传的结果——是挑山工的汗滴融入石阶,是文人的墨香飘进街巷,是建设者的蓝图变为现实,是每个普通人用双手托起的岁月静好。
走进泰安,便走进了一个关于“家国”的永恒命题:山为骨,文为魂,民为基,城为脉。当我们在泰山之巅俯瞰云海,在古巷深处倾听岁月,在新城沃土见证变迁,终将明白:国泰民安,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向往,也是最壮丽的征程。
七律·泰安行
岱岳巍峨接穹苍,汶河一脉润祯祥。
汉柏唐槐凝古韵,挑山工步铸脊梁。
济泰龙驰连万壑,徂徕樱舞灿千章。
人间烟火藏真意,奋斗催开万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