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里说“父亲” 作者: 冯华豫
6月15日,是2025年父亲节。
没有想象中的火爆,没有母亲节的张扬,甚至,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但伟大的父爱所引发的强烈震撼,却超越国界,超越民族,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世界上第一个父亲节,于1910年诞生在美国。
当时,华盛顿有位布鲁斯—多德夫人,她和5个弟弟早年丧母,姐弟6人均由慈爱的父亲一手养大。多德夫人时常回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就提笔给她所在的州政府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将父亲节定为每年6月第3个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坎市开始庆祝这一节日。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父亲是一本厚厚的书,内容博大精深,值得后辈们倾其全部精力,去阅读,去理解,去反思,去品味。
有一篇小说叫《父亲》,情节甚为感人。故事发生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轮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船舱里用腰刀给女儿削苹果,轮船恰遇台风突然剧烈地摇晃,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的胸口上。一瞬间,父亲嘴唇乌青,全身都在颤抖……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船行驶到纽约港,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道:“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父亲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穿透了父亲的心脏,他却顽强的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
我流着泪读完了这个传奇故事,蓦然发现,世界上有一种可以感动死神的爱,那就是父爱。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伟大来赞美母亲,把她比作党,比作祖国,比作人民。殊不知,父亲与母亲一样值得歌颂;我们还常常用崇高来形容母爱,殊不知,父爱与母爱同样价值千金。
啊!父亲——这个沉甸甸的称谓,其间饱含着几多艰辛,几多痛苦,几多磨难,几多幸福。
父亲是一座山,不管贫瘠与富有,都伟岸挺拔,风雨摧不垮,重担压不倒。在家庭,他要做一个坚强后盾,为子女的生活、学习、成长,方方面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呵护着子女健康成长。 父亲是一个海,承载着全家的希望,包容着子女的一切误会、曲解,甚至责难,他还要用那宽厚的身躯,仁慈的笑容,不计代价,心甘情愿地带领全家遨游在生活的沧海之中,直至到达希望的彼岸。
父亲是一盏灯,不管光亮强弱,都在为家庭,为子女,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他要在茫茫的晨雾中,顶风傲霜,巍然屹立在高山之巅,为子女照亮成长的道路,指明做人的方向。
父亲是一头牛,长年累月,昂着倔强的头,无言中显出执着,坚毅中显出刚强。他信奉、追求的人生道路就是,挥汗如雨,为家庭,为子女,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毫无保留地支付着年华,义无反顾地奉献着青春。从不叫苦,不求回报。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好老师。父亲所给予的爱,是含蓄而深远的。子女很难从父亲的口中,听到他对爱的表达,但却经常能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父爱的存在,质朴而平凡,博大而高深。就像那莽莽群山中的一座矿藏,表面不易察觉,但却跟母爱一样,无比坚实,无比珍贵。
空政文工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的一曲《父亲》,把人间父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听听您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持了十分\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