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伴随籺香回家
文/邓永健
夜,寂寥冷酷
风,凛冽狂奔
试图撕开羽绒与眷恋的缝
海水,仍为故乡蓄着暖融
老母亲端出一盘热腾腾冬籺
香气溢满堂屋
一碟花生,一壶家酿
围坐一团
让心底的温情交融
仿若失散多年后重聚
偶提童年乐事
时而开怀大笑
时而相互嗔怪
那是一群易容的旧相识
在陌生下藏着厚意
暖阳尚在归来途中
老家的菜园里
满目葱郁
葱蒜鲜嫩欲滴
椰菜将渔村的清寒裹暖
远方,那些漂泊的乡音
背着青涩行囊
在渴盼中踏上归程
(2024 年 12 月 20 日写于旦场,冬至前夜)
▎春夜
文/邓永健
风夹着烟雨
携着冷意
肆意地钻进衣领
像极了我写的诗
幼稚而又青涩
牵动着初春的气息
恰似风琴手
弹奏着春的旋律
又如一曲悲壮的楚歌
压得令人窒息
在天籁的回音处
期盼着曙光的眷临
(2025.02.25晚写于水东)
累中有甜
文/邓永健
朋友圈闲着
日子却满着
在这忙碌而充实的苦涩中
把累捏成了时光的碎片
一口吞下了春味
有些花开在校外
香气却留给有情怀的人
不晒幸福
只把香甜悄悄揉进春光里
慢慢品之——回味无穷
(2025.02.25晚写于水东)
▎踏春赏风铃
文/邓永健
阳春 万物复苏
大地披绿
是踏青的好时节
三月黄 唯风铃才能拥有
这种黄被搁置在园里
不可用来分配
与春色有些青黄不接
她撑开来了
朦胧中像极了自己
花儿没有影子时
显得更加娇艳欲滴
纸鸢凌空摆姿
扶摇直上 劈开晨气
唯有用无垠这个词
去丈量这黄色的花海
晴空万里无云
熹阳高照
悬坠于花瓣边沿的露珠
它的说明书
却只有一次的使用期
在这春与夏难辨的角色里
花期颇短
与之相拥相聚的
那是慕名而来的人流
(写于2025.03.03水东)
▎春日私语
文/邓永健
风儿昵喃 春色颇浓
恰似把所有的绿衣
转化为赤诚之心
如此慷慨的季节
随意的一挥手
洒在大地的颜料
足以涂彩了整个校园
夕照春韵染书声
蜂鸣雀跃润修辞
园中的老枇杷
承载着昨天的记忆
撒下了一地的斑驳
装扮着春风看守的校道
往昔喧嚣的乐园
一朵朵花儿向阳舒展
一张张稚爱的笑靥
再多的烦心事
也尝不到苦恼的春味
更忘不掉那盎然的春色
(2025.03.16晚*银涛雅苑)
▎桃源仙境 云上南清
文/邓永健
友圈中慕名已久
趁着周末
特邀三五好友
驱车相约而至
远眺四周
青山环抱起伏
峰顶云雾笼罩
碧湖烟雾缭绕
仿如云中的仙女
故享云上南清之美誉
变废为宝 描绘春装
那触目惊心的生态伤痕
变成了美不胜收的天鹅湖
真让人叹为观止
山野覆盖着绿
碧波闪动着绿
只有春风那无穷的创造力
才能孕育出这般神奇的颜色
不用过滤的负离子
在春风的携带下
让您领略云山仙韵
五洗之旅令人如痴如醉
流连忘返
新农村的风信子
吹绿了南清
吹皱了湖面
吹醒了大地
这是大自然的魅力
更是一个春天的故事
(写于2025.03.22夜,银涛雅苑)
▎研学遐想
文/邓永健
图/自拍
青阳研学时节佳,
凤凰园里好气氛。
和风送暖万物醒,
亭台楼榭小巷深。
鸟语花香枝头绿,
小桥流水泉有声。
慕名而来觅春迹,
放眼随处皆吾生。
(2025.04.02高州凤凰园)
▎谷雨感怀
文/邓永健(广东茂名)
轻轻的你来了
携着暮春的气息悄然而至
繁花落 春将远
风姑娘拥暖轻吻
雨仙仔抚润应节
万物复苏 草木吐新
异乡的繁城
是谁偷走了寂寞
霓虹热情奔放
仿如夜空中的繁星
眨眸展靥
那是希望的微笑
更是硕果静音的期盼
在雨润风暖中
——沉淀心性
(写于2025.04.20深夜谷雨)
▎无 题
文/邓永健(广东茂名)
午后的狂雨
如暴流倾泻而下
洗涮了暮春中的尘嚣
夜晚的风
没有了烦恼和燥热
弯月时隐时现
无法填满幽深的伤口
倚栏远眺
时间渐渐被黑夜吞噬
是谁关闭了月儿
仿佛历经沧桑的浮沉
诗和远方那是在梦中
仿如雨后的老枇杷在挥泪挂珠
受惊的鹊儿于暗夜中猛然惊醒
——怀疑人生
(写于2025.04.25深夜*银涛雅苑)
▎小 满
文/邓永健(广东茂名)
掀开新的一页
步入了夏的序章
爆晒了一天的友圈
于静谧心湖
荡起了微粼涟漪
每株花儿都绽开了
可爱的笑脸
挂果的枝头上
鸟儿在热播着天籁的啁啾
伴着书香
一起充盈了整个校园
熹阳下
那是一帧瞩目的油画
这个清醒而又失忆的清晨
天使们带着“不圆满”的求知欲
于书海中遨游
让我懂得了
聚则拢 满则溢
这样
一一刚刚好
(写于2025.05.21小满日旦场)

邓永健,广东电白人,农村教育工作者,喜阅读,爱创作。曾有作品在《教育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广东教学报》、《科教创新与实践》、《茂名市优秀论文集》、《滨海文艺》、《兰苑文学》、《文学之舟》、《文学百花苑》等刊物中刊登和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