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饕天地三则》之三
津津有味话牛排 (中)
文/龚如仲(Ralph)
随着业务的变化和发展,我在美国工作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便从纽约的那家合资公司调到了康乃狄克州(简称“康州”)的斯坦福市,担当起轻工总公司属下的两家海外企业的公司总裁。这两家公司的规模不小,分别承担着公司总部下达的进出口任务:一家为中国进口纸浆、纸张;另一家经营中国出口生意,以皮革制品为主,把中国生产的真皮为主的皮件、手套、包袋、皮衣等制品销往美国市场。除了过问纸浆、纸张的进口生意外,我的主要精力是和一家专营男女钱包、手袋等小皮件、名为“西港皮件有限公司”的老板理查德·富劳伦先生打交道,利用美国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广阔市场,加上中国的专业工厂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和质量,不断地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拓展生意。由于双方精诚合作、平等互惠,生意一路攀升,经济效益不错。与此同时,我和西港公司老总富劳伦先生的个人友情也建立起来,并发展良好。
记得那是和西港公司合作的第二年,有一回我拜访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西港公司总部。生意谈完后,富劳伦先生突然提出,想邀请我和我妻周末到他位于美国纽约州的长岛的私家别墅做客,在他家住上三夜。盛情难却,我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请。等到那个星期五下班后,我驱车携妻从康州出发,直奔纽约州的长岛而去。开了不到三个钟头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富劳伦先生别墅的所在地。美国纽约的长岛是一个濒临大西洋、风景绝佳的地方,而富劳伦先生家的别墅又位于长岛最为高档的住宅区,是富人们的天堂。按图索骥,我们终于找到了富劳伦先生的别墅。我下车后举目一看:这是一栋占地面积很大的法国乡村式(French Provincial)风格的房子,一幢极具浪漫情调的豪华建筑物。在这种房子面前,您如同置身于明信片之中。法国乡村式房子的突出特点是平衡对称,高而陡的四坡屋顶,别具风格的阳台和门廊,法式窗户外另加窗板,门窗上沿着弧线修饰,是一种非一般家庭能住得起的豪宅,显示着房主人的品味和富有。顺便说一下,据我所知,美国人居住的房子风格多样,但最为常见而又广为人知的房型有Ranch--牧场式,Colonial--殖民地式,Cap Cod--好望角式,Tudor--都铎式,Bungalow—单层小屋式,等等。当然,还有当下美国人颇为喜爱的Contemporary—当代式和Bi-Level—双层式。
按响门铃,富劳伦先生和他太太立马开门,笑盈盈地把我们迎将进去。一进房内,我们不觉大吃一惊:这明明是法国式的“洋房”,但房内的布局和家具全是“中国风”,让我如同置身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豪华总统套房内。您要知道,香山饭店由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高档饭店。令我惊喜的是,富劳伦的家极具中国风:红色的色调,仿古的家具,墙上挂了几幅中国画,房前的花园里还有几许修竹。原来富劳伦先生很喜欢中国文化,所以自己买地并请当地一家顶级建筑公司设计和建造这栋别墅时,引进了诸多中国元素,然后又从中国进口了几乎全套的家具。富劳伦太太把我们领进晚上供我们下榻的客房后,让我们稍事休息,然后带我们出去吃晚饭。
这一顿正式晚餐是在当地一家极富盛名的牛排馆(英文叫Steak House)里进行的。宾主坐定之后,富劳伦先生请我妻和我先点菜。我太太不吃肉,但爱海鲜,于是就点了一份香煎鳕鱼。而我呐?当然首选的是纽约客牛排(英文叫New York Steak)。等开胃小菜、田园沙拉、蛤蜊浓汤下肚之后,主菜就先后上来了。这家牛排馆果然名不虚传,我那份五分熟的牛排鲜嫩多汁,入口醇香,再配上美国加州的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干红葡萄酒更是妙不可言。富劳伦先生点的是眼肉牛排,英文叫Rib Eye,红肉配红酒,他和我一起分享那一瓶罗伯特·蒙大维干红葡萄酒。而我妻和富劳伦太太要的都是海鲜类主菜,她们当然要浅酌一下配白肉的加州白葡萄酒雪当莉(英文叫Chardonnay)了。宾主间杯盘交错,气氛热烈,尽兴而归。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富劳伦夫妇又请我们到另一家餐馆去用早餐。双方就座后,富劳伦先生当然又是客客气气地让我们先选早餐:“是鸡蛋、香肠、咸肉? 还是三明治、煎吐司、大汉堡?”也不知道我的那根筋搭得不对头了,我竟然脱口而出“Steak”,即牛排。富劳伦先生听后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于是,他立马叫来餐厅服务小姐,看看早上又无牛排供应?想不到这家餐馆十分了得,“全天候”供应牛排。其结果,我又美美地和牛排作了一次亲密接触。
说起来您恐怕无法相信:在我长岛做客的三天内,我顿顿吃的是牛排。“这个中国人痴迷牛排”的“好名声”很快就在我干的那个行业内疯传开来。到后来富劳伦先生见到我时,除了谈判桌子上的一本正经,私底下竟然开玩笑地称我为“Mr. Steak”,“牛排先生”,您看看我当时对牛排“馋”到何种程度?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