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这一古老的论断道出了食欲与性欲乃是人之本能。然而,俗话又言“色,是刮骨钢刀”,二者看似矛盾,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色”在人生中的复杂角色。当我们将这两种观点置于生活的熔炉中锤炼,结合王阳明心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智慧,便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处世之道。
人作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对“色”的需求是正常且自然的,它不仅是人类延续的重要驱动力,更是生命本能的一种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欲望放任自流。正如历史的镜子照见的那样,晋朝皇帝司马炎坐拥万名嫔妃,因沉迷女色不知如何抉择过夜之处,竟荒唐地让羊来指路。他的行为不仅成为千古笑柄,也加速了王朝的衰败,其本人更被冠以“色鬼皇帝”的恶名,遗臭万年 。过度沉溺于色欲,不仅伤身,更会蒙蔽心智,使人丧失理智与判断力,于个人而言是自我毁灭,于家国而言则可能带来灾难,所谓“家将不家,国将不国”。
王阳明心学所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并非要我们完全摒弃对“色”的正常需求,而是强调克制过度的私欲,在合理的道德框架内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在工作与生活中,我结识了众多美女,身边的兄弟面对诱惑时,往往难以把控自己,甚至在出事后将过错无端归咎于我。可事实是,即便面对成百上千的女性,我始终坚守本心,未曾越雷池一步。那些因色欲而失控的人,实则是缺乏对自我的约束,被欲望支配,沦为欲望的奴隶。
真正的强者,贵在自胜自强与自止。自胜,是战胜内心的欲望与冲动;自强,是以坚定的意志与高尚的品德为根基,抵御外界的诱惑;自止,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放纵的脚步,守住道德与伦理的底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不被“色”迷心窍,既不压抑正常的人性需求,又能保持清醒与理智,以平和、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色”的诱惑无处不在。我们当以历史为鉴,以心学为指引,在欲望与克制之间寻得平衡,让生命在理性与道德的滋养下绽放出真正的光彩,书写属于自己的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