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兼总编:陈常河
唐增虎古诗一组
1.七绝.花谢
唐增虎(山东)
叶茂花残风拂扬,枝繁朵谢溢清香。
蝶蜂寻觅翩跹恋,触景动情心感伤。
2. 五律.端午吟
唐增虎(山东)
众推舟赛游,号响唤忠猷。
悬艾蚊虫净,池塘荷叶浮。
铭心沉逝水,大义泣神州。
忧国问天笑,离骚怨曲愁。
3.五律.端午
唐增虎(山东)
峰剑斩荆楚,烧香祭拜殇。
屈原铭志掷,忧国问天黄。
粽子九歌咏,龙舟伴乐章。
篱骚吟澧畔,狮醒美名扬。
4.七律.端午节
唐增虎(山东)
铭义投江千古祭,奸臣死后骂名留。
胸怀社稷忧时变,叹有妖精误国羞。
赤胆问天舒壮志,篱骚幽曲奏春秋。
九歌传唱云霄上,擂鼓掀涛龙跃舟。
5.
七律.咏爱
唐增虎(山东)
银河灿烂彩云端,疏影朦胧托玉盘。
楼阁亭台痴岂断,师哥靓妹激情欢。
风花雪月羞人景,春意阑珊绽紫兰。
游子恩乡归故里,尘缘有爱仕途宽。
6.七律.庆六一
唐增虎(山东)
天真童趣亮歌声,
祖国花苞寄托情。
希望之星荣浩耀,
朝霞灿烂沐精英。
栋梁师表育成长,
虎跃龙腾风雨程。
培养德才彰吉兆,
未来华夏出奇兵。
7.七律.心痛
唐增虎(山东)
端午刚离看表哥,为人师率育才多。
鞠躬尽瘁助民乐,苦短余生怎耐何
忠孝两全家喻说,苍天瞎眼乱投魔。
德高贤达真君子,无愧亲朋留赞歌。
唐增虎古词
渡江云.竹(周邦彦体)
唐增虎(山东)
无花君子觅?池边林海,雪后绿依然。赏那斑斓俏,吾愿移之,栽种到家园。南墙净院,翠染尽、屋后篱栏。迎月出、幽吟知趣,别有雅婷欢。
莺翩。绕梅偕竹,艳菊香兰,聚齐高贵挽。凌霜到、隆冬傲对,挺立严寒。风花月夜生清籁,陋房前、飘逸悠然。纤茂举,嫩芽叶媚舒烟。
巩玉松诗词一组
作者:巩玉松(山东)
1、三月南山
三月风梳新叶娇,山溪霞映柳丝飘。
蝶迷桃蕊莺声脆,旭透林梢意自超。
2、 寻芳
青山雨霁沉杯月,野渡烟柔翠叶轻。
欲到农家添酒韵,徐收玉蕊染衣明。
3、 秋夜
默对诗书古韵流,孤灯炼句遇霜秋。
千言滞涩难传意,宅外西风散我忧?
4、西江月·岁晚抒怀(柳永体)
学海经年温玉,心田晚岁耘锄。余生幸得倚林居,陶醉溪云烟缕。
松石砚前摹画,柳风窗下翻书。春来嗅蕊种园蔬,闲看繁花飞絮。
王尚俭诗词
作者:王尚俭(山西)
①:祭屈原•《古时》
汨罗江畔古风稠,角黍投波意
未休。
楚地年年公祭日,龙舟竞渡唤英留。
②祭屈原•《如今》
时移岁改祭仪隆,华夏同怀屈子忠。
每至端阳思浩气,粽香飘处念无穷。
③:祭屈原. 印象
楚辞雅韵映心眸,傲骨英魂梦里留。
岁岁端阳寻旧影,千秋浩气水长流。
七律.•《临汾新貌》
作者:王尚俭
古邑尧都焕彩妆,山川入画韵悠长。
天文遗址彰祥脉,汾水新桥映瑞光。
广厦连云添壮丽,公园绽蕊溢芬芳。
休闲步道通佳境,乐住斯城梦亦香。
张增民古风诗一组
1.古风:端阳节
作者:张增民(山西)
五月初五午端阳,汨江惊涛卷巨浪。
又是屈原投江日,梦客米粽祭忠良。
当恨楚国昏庸帝,压忠扬奸民遭殃。
志士悲笑借酒癫,文人含泪借法狂。
2.古风:夏翁寻凉
张增民(山西)
夏日炎烤树成柴,矮屋烝笼人徘徊。
提壶扙竹晨光里,僻暑寻凉映月台。
峽谷鸟声深荫处,溪边青蛙喜绿苔。
午阳不胜清风爽,恍惚置身天界来。
3.古风:夏翁寻凉
张增民(山西)
夏日炎烤树成柴,矮屋烝笼人徘徊。
提壶扙竹晨光里,僻暑寻凉映月台。
峽谷鸟声深荫处,溪边青蛙喜绿苔。
午阳不胜清风爽,恍惚置身天界来。
4.古风:庆祝“六一”儿童节
张增民(山西南山翁)
鸡鸣东方欲晓,
莫道孙催爷早。
一路已是老与小,
更看校院独好。
老师高举校旗,
学子昂首童笑。
豪言壮语起浪潮,
誓为祖国报孝!
薛为河诗词
1.念奴娇·船民上岸喜感
——题福安甘棠疍民安居
作者:薛为河
棠江潮涌,看千年疍户,浮家如叶。浪打船篷星作被,世代风波难歇。网罟生涯,烟蓑岁月,苦乐凭谁说?白驹过隙,几多春梦秋月。 忽报新政施仁,楼台拔地,岸畔移舟楫。黛瓦粉墙连广厦,灯火万家明灭。稚子书声,邻翁茶话,醉里吴音切。今宵何夕?浪花翻作欢靥。
注:上阕以"棠江潮涌"起兴,通过"浮家如叶""浪打船篷"等意象展现疍民水上生活;下阕以"新政施仁"转折,用"黛瓦粉墙""灯火万家"等画面表现上岸安居之喜。讴歌党和国家惠民政策。
2.满江红·纪念屈原(一)
作者:薛为河
泪洒潇湘,流不尽、忠魂冤屈。凝望眼、楚天云暗,九歌凄绝。角黍空投江水浊,龙舟竞渡旌旗烈。叹苍生、谁解大夫心,空悲切。
奸佞笑,贤良灭。家国破,山河缺。纵离骚万代,怎补圆缺。香草美人成幻影,高冠长剑归冰雪。唤诗魂、把酒酹滔滔,千秋月。
满江红·纪念屈原(二)
汨水之滨,浪翻涌、风凄云咽。极目处,孤忠镌史,浩歌昭节。忧国长思黎庶苦,叩天问尽兴亡阙。叹奸邪、蔽日覆山河,悲难歇。
千古憾,何曾灭;英魄在,情弥切。将赤心映日,壮意如铁。香草流芳传万代,离骚逸韵辉星月。复登临、酹酒祭诗魂,情犹热
3.六一儿童节感赋
作者:薛为河
韶光恰似箭离弦,又见童颜闹绮筵。
竹马庭前吟汉赋,纸鸢云外绘秦川。
常思凿壁偷光夜,更忆囊萤映雪年。
莫道稚龄无远志,濯缨小子亦通玄。
注:诗中暗藏五个典故:1."凿壁偷光"(匡衡勤学)2."囊萤映雪"(车胤孙康苦读) 3."竹马庭前"(张良遇黄石公典故变形)4. "濯缨"“沧浪濯缨”,出自《楚辞·渔父》,讲述了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故事。5:“通玄”通玄真人、通玄教师,通玄的典故主要与道教文化和历史人物相关。
邓明广诗词
1.七绝 . 观自贡恐龙博物馆有感(近体平水韵)
文/邓明广(四川成都)
远古洪荒寰宇主,
当今化石骨空堆。
女娲造人恐龙灭,
天道深机永相追。
2.七绝 . 晚 春(近体诗平水韵)
文/邓明广(四川成都)
沐浴暄阳踏暮春,惠风涌浪麦屯囷
落红流水深葱翠,花韵骊珠照夏新
3.古词一首:
卜算子 . 感怀自然
文/邓明广(四川成都)
爆炸混元开,天地氤氲衍。
万物醇生演变来,
人类遵循善。
善在道中循,玄妙无生有。
橐龠虚实辅相求,
无尽生生纽。
李献忠诗词
1.端午安康
文/李献忠
时至端午阳气旺,国逢盛世运势昌。
山河竞秀万物荣,龙舟争渡战歌扬。
长江南北粽是情,大河上下艾传香。
愿我华夏向繁荣,祝我人民享安康。
2.夜走步云桥(古风)
作者:李献忠
夜游何处寻浪漫,步云桥上可观澜。
蜿蜒如龙通南北,横跨洛河炫壮观。
人民公园南畔起,滨河游园接北端。
锦龙大桥西辉煌,同力大桥东阑珊。
悬索挽起万钧力,桥塔高耸柱云天。
波光潋滟游人醉,华灯璀璨客流连。
靓男俊女歌声飞,大叔大妈步履闲。
晚风劲爽解风情,文思绽放谋华篇。
3.国际调解院
文/李献忠
中国领头签公约,成立国际调解院。
六十七国齐响应,落址香港庆圆满。
欧美主导国际法,西方掌控仲裁权。
国际法庭难公允,诉颂耗时又花钱。
中国首倡重调解,斡旋对话化争端。
协商包容消分歧,和平友好弥隙嫌。
公平公正为睦邻,共享共赢谋发展。
打造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好家园。
道味红楼诗一首
五绝(原创)
《红楼梦》解
文/道味红楼(安徽)
通篇有玄妙,
泣泪为世痨。
皆说言情事,
悟道知逍遥。
张山清诗一首
七绝.丁香花开香醉人(新韵)
作者:张山清(青海)
碎花簇簇树梢飘,姹紫.嫣红惹女娇。
阡陌公园香四逸,葳蕤亮眼醉人瞧。
邓仕学诗词:
七律 吟端午不赛龙船
作者:邓仕学(广西)
五月风狂江水涨,开窗满是粽飘香。
沉思若有锣声响,睁眼何无舰艇航?
几户菖蒲缠艾穗,谁家米酒拌雄黄。
忧民屈子抬头看,古国中华正盛昌。
王者至尊诗词
1.七排律 • 六一儿童节感怀
文/王者至尊(陕西)
霞照新枝晓色鲜,儿童佳节悦翻然。
气球簇簇飘云际,彩带纷纷舞壑边。
鼓乐喧哗歌瑞世,旌旗摇曳映华年。
稚声朗咏唐诗韵,素手精描水墨笺。
巧制舟模驰碧海,拨盘航器探穹玄。
绿茵逐闹追飞蝶,芳圃撷苗花嫩莲。
薪火相传承逸训,星河在望启鸿篇。
今朝播种匠心意,来日擎天柱地坚。
2.沁园春 •端午抒怀(苏轼体)
文/王者至尊(陕西)
蒲艾悬门,角黍堆盘,又至端阳。望龙舟竞渡,波翻雪浪;鼓笳齐作,声震穹苍。屈子遗风,千年未泯,浩气长存日月光。沉吟久,念忠魂不朽,逸韵流芳。
屈乡楚水茫茫,叹逐客、行吟意自伤。怅谗言蔽目,奸邪当道;丹心报国,壮志恒方。投袂沉江,英名永载,留取离骚万代详。逢佳节,愿龙腾雨顺,民富昌疆。
刘向阳七言诗三首
1.初夏月
作者:刘向阳(广东)
夜幕云层朦郁月,
雨收又见晓风天。
夏初时节多奇丽
江上渔灯亮岸边。
2.夏日吟
作者:刘向阳(广东)
徒步江边山水涨,
游船往返渡人忙。
青苗绿叶雨来袭,
荷盖含珠花蕊香。
3.夏日天灾
作者:刘向阳(广东)
夏日松风桐雨响,
骤然江水浪花狂。
禾苗倒伏天灾起,
惊世雷鸣雀鸟翔。
田兆玲诗一首
端午丰韵
田兆玲
正值端阳麦浪黄,开镰收割野田忙。
千门悬艾驱邪秽,万户迎祥纳瑞光。
岭上锄禾催汗雨,江边赛事闹龙乡。
神州祭祀祈丰稔,华夏繁花喜寿康。
吴华龙诗词
1.儿童节忆童年(下平一先)
吴华龙(广东)
放学回家不问家,桃林摘果乱偷瓜。
折枝上树掏蜂鸟,脱衣下河捉蟹虾。
最爱墙根搜蟋蟀,也随雨脚插秧耙。
夜阑灯下抄书业,梦里荷塘钓斗蛙。
2.童心 (下平十二侵)
吴华龙(广东)
光阴荏苒已古稀,鬓发斑白斜西霞。
千番磨砺风云度,万般波折苦生涯。
烦心琐事置脑后,乐观开朗犹童娃。
长生不老虽瞎梦,少年心态耄耋夸。
3.忆童年(新韵)(去声十三问)
吴华龙(广东)
人生欢乐事,最忆是童年。
河里抓鱼戏,树梢掏鸟玩。
抢收帮夏稻,摘果望秋蝉。
岁月难回首,银丝已鬓斑。
4.六一童心不改 (上声十贿)
吴华龙(广东)
童心不改万年青,一路风尘百事铭。
岁月沧桑人已老,抬头又见满天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