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师傅其人其事
杨庆华
“情漫襄渝”《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首发式将于2025年6月6日在湖北十堰举行,听到此消息,仿佛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激动不已。襄渝线,是我踏入军营的起点,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大巴山啊,我的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三月的巴山,气温逐渐回暖,新绿初露,野樱花、野桃花、古梨树花次第绽放,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谱,人们说,巴山深处的野性春天到了。
1973年3月末,刚刚下连队不久,副班长黄树钦带着我到官渡车站的铁路上砸道砟,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比较大的道砟砸小一点,使之大小均匀,然后码放整齐,为10月份的襄渝铁路通车典礼做准备。
老兵们就是心灵手巧,为了省力,铁锤的手柄是用竹蔑片做的,既有弹性又有力度。我从材料员那里领来的铁锤,手柄是木头的,手没握紧,用力不均,摩擦至满手的血泡。一着工装的长者巡查安全时,见我皱着眉头,很痛苦的样子,在我身边徘徊了一下。第二天上午他又来了,悄悄递给我一把竹柄的铁锤,好比雪中送炭,我感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摸摸我的头,丢下一句:小伙子,你眼泪咋这不值钱呢?这里没有诗和远方,寻找浪漫,别到这里来。他留给我一个背影,中等身材,精瘦精瘦的,皮肤黑里透红,显出他硬朗的身板。
老兵告诉我,他是我们连队的旷师傅,国民党长沙驻军陈明仁部队的起义战士,后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作为铁路工人,一直追随铁道兵部队转战南北。
我的班长钟泽良说,在铁道兵部队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分布在各个基层连队里,担负着连队的技术工作。与战士们一样,住帐篷、睡通铺,钻隧道、架桥梁,一切军事化,除了按技术级别拿工资外,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后来慢慢了解,旷师傅祖籍湖南湘潭旷家山,1913年生人,家住重庆北碚。他擅长铁工、混凝土工、架子工、钢筋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隧道里立排架、扣枕木,桥梁上的基本构造,受力分析,进而寻找平衡点、支撑点等等,都是他的拿手绝活。
旷师傅很快发现我一口武汉话,然后告诉我说武汉话是西南官话中最有特点的一支,然后给我讲武汉人说话没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声音的振幅全在一条水平线上。他说他妹妹嫁到汉口,如今也操一口地道的武汉腔了。
从此,我与旷师傅熟络起来。冬枣树挂果成熟的季节到来,虽然已是初秋,但山里湿度大,总感觉得闷热。午休时,我买来两斤冬枣,躺在车站货车下的枕木上,与班里的战友们分享,几乎隔天一次。旷师傅看在眼里,交心谈心似的对我说:年轻人,你想过没有?分享冬枣,可以得到金钱以外的许多东西,比如友谊、爱心;比如快乐、温馨。城市兵高傲的特质很打眼,放低身段、关心他人,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铁路建设追求速度,人和人之间追求温度。我震惊,都说湖南人性子火暴,他这儿怎么变得这么心细?一件凡人小事,他从中读出了与人为善、待人处世的道理,我且从他的话中,领悟了他的“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苦心。
解放前,旷师傅读过几年私塾,四言八句,张口就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有一次,连队举行诗歌朗诵会,邀请驻地池家坝小学的老师参加。一位教师朗诵了一首以消灭麻雀为题的诗,不知原作是谁。“驱赶麻雀有信心,东村狂追到西村,吓得母雀经期乱,吓得公雀漏了精”,幽默搞笑。但有人认为,这首诗格调不健康,有点涉黄。旷师傅出来解围,说这首诗虽然格调不算高雅,但主流是好的,歌颂了除四害运动,轻蔑嘲笑了敌人,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人为什么刻薄,那是因为缺乏爱,缺乏包容心。宽容是爱之本、也是交友之本。几句话,简单凝练,富含哲理,令人刮目相看,举座皆惊。
过年了,旷师傅到炊事班亲自烹饪湘潭最具地方特色的精美菜肴,白辣椒炒风干刁子鱼。辣椒是他种的,采摘后,经焯水、晾晒,由绿变白,刁子鱼是他在后河里捉的,洗净后,经过几个太阳风干,原料自采,费力劳心。菜一端上桌,一股鲜香味扑鼻而来,眼睛都感觉到辣辣的,唾液在口里打转,旷师傅开了腔,尝一尝,保证不腥、不苦、不柴,就怕酒不够喝哦!湖南人霸得蛮、耐得烦的个性彰显无遗。
不知是哪一天,旷师傅悄悄地退休走了。他没惊动任何人,也没听说开个欢送会什么的,更何况我这个新兵蛋子,大概也没必要让我知道。但在我心里,他好像是我一辈子的贵人之一,修养着我的德性,真想追回来拥抱他一次,向他鞠躬致谢。

1974年4月,我们完成襄渝线官渡车站的建设任务后,转战河北围场的京通线。闷罐子车载着我们慢慢前行,到达重庆北碚车站时已是半夜两点, 车在缓缓行进中还没停稳,就听见车下有人大声呼喊,“小杨子!小杨子!”战友们被喊声惊醒,睡眼惺忪地推开车门。我睡梦中感觉是旷师傅的声音,倏忽翻身下床,跳下车,奔他而去。他张开双臂,紧紧的抱着我。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揪揪我的耳朵,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双腿打颤,好像站不稳似的。战友们围了上来,旷师傅作一深呼吸,稳一稳情绪,深情地说,北碚车站军代表告诉我,你们今天下午会路过北碚车站,吃了中午饭,我就在此等啊、等啊,盼望见到你们,盼望见到我的小杨子。我破涕为笑,问他:老倌子,您眼泪咋这不值钱呢?这里有青山、有绿水,还是正宗“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地方……怎么?您舍不得您的战友、您的连队,归心如飞啦……
回首大巴山的青春芳华,回忆旷师傅其人其事,官渡一遇,北碚再遇,分担我苦乐,心相随,情相依,真乃情漫襄渝也,适宜的人文的温度,超凡的自然的灵性,助我成长,使我蜕变。
2025.6.1.于汉口
槛外人 202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