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冠甲叔
屈化民

在麦梢泛黄,粽叶飘香的时节,当算黄算割鸟鸟,在泉河两岸鸣叫,人们听到一个噩耗:冠甲叔去世了,家族父辈当中,最后一位老人走了。从此以后,我辈见不到叔了,下辈看不到爷了。为了隆重办理丧事,逝者的众多族亲侄子,专从外地赶回腰市,举行一系列悼念仪式。本村副支书致悼词,对屈先生高度评价和沉痛悼念。我远在珠江畔,只能伫立岭南,望云哀叹,撰文纪念。
冠甲叔是古街镇创建者的后人,是先祖智昌公的第四代孙,在忠元永甲序列的甲字辈中,年纪最小。他生于1936年,享年90岁。人活七十古来稀,活过八十真不易,活到九十更神奇。他由乡农成仙翁,阳寿高过葡萄岭,德高望重留名声。叔的德行功劳,值得圈点说道:
一是养儿女
自古生儿育女,是人生大事。他作为父亲,育四儿一女,分别是养民、养红、养鹏、养宽、小莉。娃们都有出息,成家立业,光景都好。长子养民,多年当队长组长,是群众喜爱的领头羊。女婿张宏,曾任区人大代表、镇政协委员、村支部书记,是一方名人。
冠甲老翁,福气很重。有8个内孙,3个外孙,两个重孙,可谓四世同堂,膝下子孙成群。这是他最大的功劳,是引以为豪的荣耀。他像山川的大柿树核桃树,股多枝繁,根深叶茂。
二是操持家
叔的家庭,与众不同,困难重重。我的婶娘,常年有病。叔从不嫌弃,永不抱怨。他凭一已之力,扛起整个家庭,比别的丈夫和父亲,承担更重的责任,付出更多的艰辛。在农业社时,出门当社员,手挥镢掀肩挑重担。进门当大当妈,做饭养猪管娃。改革开放后,为挣钱养家,当乡政府炊事员,在街租房开饭馆。后来长年累月,站在公路边打烧馍,天天经受日晒风刮,雨淋雪打。六七十岁后,仍担水上坡,浇地锄禾。照干繁重的体力活,养娃养家勤奋劳作。后来人说他年纪大啦,儿女大啦,出这么大力气干啥?叔哈哈哈笑道:劳动也是锻炼,你看运动员,天天出身汗,身体才康健。这种乐观态度,这番爱家之情,感人至深,激励后人,值得学习。
三是敬老人
冠甲叔生在街北头,长在大宅门。他受家族传统引教,受父母兄长熏陶,从小就尊敬老人。我的四婆五婆说,石头(小名)这娃,在街里长大,爱耍耍,理性大,一见我就喊老妈。
我的父辈们,都是大孝子。冠甲叔是同辈老小,虽小却重孝道。其父早逝,家业衰落,靠母抚育,靠兄爱护。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懂事理重孝悌。他的胞兄,解放前参加革命,亲人们担惊受怕。建国后在外地工作,难以顾家。冠甲叔小小年纪,就扛起全家重任,尽已所能照顾母亲,尽到了儿子的责任。
四是爱族亲
冠甲叔常到各自家屋里,游门子谝梆子。富有亲情,亲善和蔼,乐于助人。他有十多个堂哥,他们患病时,他作为小弟,都前去看望。离开人世时,他都尽心料理后事。
叔对族内侄子们,像慈父一样慈祥可亲。我哥初入生产队时,上工修建庙湾水库,当时叔在工地当厨,对侄很是关心照顾;我十几岁时,叔挑选哥和我,到队剧团敲铙锣;我的妻初看家时,叔忙得不亦乐乎,为待娘家人做席下厨……。
叔在孙子、重孙面前,慈如弥勒佛一般。在西坡里,在街道里,在村路上,他遇见碎娃,常把娃逗一下,逗惹后笑哈哈。
五是管族事
冠甲叔辈份高,年纪大,资格老,生前在族里,稳坐老者席。平时族氏办大事,理事会向他汇报,他总热情给予指导。
2002年中秋节令,家母病逝商州城中。冠甲叔和正志叔撂下生意进城,主持丧事祭奠仪程,不辞辛苦熬夜祭灵,尽职尽责管理全程。
每年清明节,他率族人祭祖坟,虔诚敬上头柱香。以身示范,引导晚辈,缅怀先人,感戴祖恩。趁时节机遇,讲家族历史,说名人故事,播良好家风,育家国情怀。
2012年,他率多名族内子孙,前往洛川问祖寻根。北行几天,意义非凡。拍下照片,身居中间,永留纪念。后来祖坟立碑,续写族谱,他都积极倡导支持。

六是爱生活
冠甲叔作为底层农民,长年辛苦劳作,总是苦中作乐,笑着面对生活,活得踏实快乐。
叔爱唱戏。幼年常在街中间戏台前,看屈村二厢主戏班表演。后来长大点,迷上戏剧打板。腰市街是戏窝子,过年乐于戏台子。本村唱大戏,远近有名气。名角屈刚娃,板胡号兵娃,敲板屈冠甲。在排戏时,他偶尔来了兴趣,还会放下板锤子,到台上扎势走场子,自娱自乐一阵子。
叔爱下棋。我至今清楚记得,他常到街北头老院子,圪蹴在上房硷子,嘴里叼着烟锅子,对着棋盘出卒攻车,连下几局不亦乐乎。他就这样爱棋子,下棋下了一辈子。
今年眼看过端午节了,冠甲叔顾不上吃粽子,匆匆忙忙下炕而去。他是棋瘾犯了,找哥哥们下棋去了;也是戏瘾犯了,去找庆云庆勋侄了,商量排戏的事了;或是游兴发了,跟胞兄云游去了。他的一生性情乐观,嘴里哼着慢板乱弹,肩上挑着生活重担,把西坡家园当成乐园。如今到了那边,不再操心柴米油盐,蹲棋盘前吃马将军快乐无限,坐戏台上鼓点紧随生丑净旦。
叔父的功德恩典,远不止以上几点,小文章难以说完。叔已成仙,功德圆满,善终归天。他在自家热炕上,走得放心而安祥。他的灵魂,飞向天堂。那里不必辛劳,快乐自在逍遥。最后一位叔走了,叔的音容笑颜,仿佛就在眼前。长辈言行教诲,留在晚辈心里。
作于2025年端午
作者简介:
屈化民,腰市街人。先祖智昌公的第五代孙,庆字辈。敬写此文,以尽孝心。
